当前位置: 首页 » 往事旧闻 » 往事旧闻 » 正文

明品生活网:是中国在主导“汉字标准”吗?(2)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来源:网络  作者:秋痕  版权声明,必须查看=>点击进入




另外,有韩国学者指出,在信息化时代,文字处理软件都带有繁简转换功能,所以根本没有必要去统一什么字形。一位韩国媒体评论员尖锐地批评说:“为什么韩国的某些学者和某家报纸死抱着要统一汉字不放?”评论说,要么是这些所谓一流大学的教授们认识一些汉字,但是却不会说汉语,在遇到zhongguo人的时候,想通过写汉字来交流,可是对方并不明白,所以感到很郁闷所致,要么就是他们想通过提倡汉字教育来挣钱。 
  韩国《文化日报》也在一篇评论中称,为了自身的便利,要求他国改变语言体系有些过分。相反,韩国教育当局制定有效的汉字教育体系更符合人意。 
 
  【二】
  汉字统一在计算机世界实现
  在纸上书写的汉字至今或许还远远谈不到统一,但是在计算机上统一已经实现了——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就是把分别来自中文、日文、韩文的汉字,按照共同的认同规则,把本质相同、形状相同或稍异的表意文字(主要为汉字,但也有仿汉字如日本国字、略字、韩国独有汉字)在ISO/IEC 10646的标准框架内,形成有序的集合,赋予一套统一的代码。
  也就是说,中日韩三国在写法上有细微差异,但意思基本相同的文字,在计算机上的编码是同一个虚拟的“汉字”,一个编码;而字形不同的汉字,即使是同样含义,也对应着不同的编码,比如繁体字的“壹”和简体的“一”意义相同,却必须有各自的编码。
  使用过Win95的人都有过这样的经历:遇到繁体字的电邮和网页时,打开会出现一片乱码,其原因就在于那时台湾使用的是BIG-5码 ,而大陆的编码标准是GB2312。假设,内码(0000)对应的汉字是(一),而在台湾,内码(0000)对应汉字是(十)的话,中文的汉字“一个”,在BIG5系统就可能变成了“十万”。GB码的汉字,在BIG5下,就变成了乱七八糟的符号和文字。 
  而在Win 2000和XP系统下,我们已经几乎忘却了乱码的烦恼,那是因为其包含了一个国际标准的通用多文种编码字符集,其中的汉字编码就是CJK——zhongguo、zhongguo台湾、日本、韩国共同参与,由zhongguo主导完成的。
  实际上,这套多文种编码字符集的创建、整合和最终成型,也经历了一个复杂的过程。
  一方面,世界IT龙头企业微软发起制定Unicode标准,似乎企图完成一个古老的人类夙愿:修建一座有助于人类沟通的“通天塔”——一个涵盖了目前全世界使用的所有已知字符的统一编码方案。
  同时,国际标准化组织(ISO)也在修建另一座通天塔——ISO10646,中文全称为:信息技术——通用多八位编码字符集。ISO10646国际标准定义了一个31 位的字符集,这是一个难以言喻的巨大编码空间,总共达21亿4748万3648个码位。
  也许,即使搜罗地球上古今人类所有符号、所有文字,也不会有字符分配到第20位 100 万码位空间,而这还不过是31位空间的两千分之一。迄今为止被定义了的,也不过其中的前16位子集,称为基本多语言面 (BMP),包括 65534个码位 (0x0000 到 0xFFFD),尚不及全部空间的万分之一,但是已基本包含了世界上所有已知语言的字符,包括各种拼音文字和象形文字如阿拉伯文、藏文、汉字、彝字以及国际音标符号等等。
  目前,这两座通天塔其实已经合成了一座:1993年ISO10646与Unicode合作,制定了第二个方案,1993年成为正式的国际标准,即ISO10646-1。两个标准的字符对应的编码是完全一致的,两者不断扩充的文字编码是继续对齐的。





 
 


@1999-2020 六维空间网 新国学™ 明品生活™ >  六维空间网 新国学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