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往事旧闻 » 往事旧闻 » 正文

明品生活网:韩国书艺要申遗 称《兰亭序》用高丽纸书写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来源:新闻午报  作者:秋痕  版权声明,必须查看=>点击进入




核心提示:近年,韩国对于申遗非常积极,除了将“端午祭”申遗成功、将“中医”改头换面为“韩医”的申遗工作也正在开展外,现在又将申遗项目投向了书法——甚至提出要废除zhongguo“书法”、日本“书道”等名称,而统一使用韩国的“书艺”。

王羲之书写的天下第一行书《兰亭序》。
近年,韩国对于申遗非常积极,除了将“端午祭”申遗成功、将“中医”改头换面为“韩医”的申遗工作也正在开展外,现在又将申遗项目投向了书法——甚至提出要废除zhongguo“书法”、日本“书道”等名称,而统一使用韩国的“书艺”。为此,上海著名作家赵丽宏日前在两会上提出了“将zhongguo书法艺术向联合国申报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呼吁和提案。
书法作为zhongguo特有的艺术,向来被视为zhongguo各类造型艺术和表现艺术的灵魂,如今提出“zhongguo书法应当申遗”的不在少数,难道zhongguo书法已经濒危到需要“申遗”的地步了吗?为此,本报记者采访了书法界人士。
关于书法申遗
问题 申遗意义何在?
韩国书艺申遗的种种说法夺人眼球,但艺术评论家徐建融一针见血地指出:“‘书法’、‘书道’、‘书艺’都是不同的称呼,所谓‘王羲之的《兰亭序》是写在高丽纸上’的说法是站不住脚的,因为高丽纸是在明代才传入zhongguo的。”然而,端午节却被韩国以江陵端午祭申遗成功,因而韩国也可以如法炮制地将书法改为“书艺”申遗。“这与抢注商标差不多。”上海书画出版社社长卢辅圣哑然失笑,“其实,书法申遗可以促使机制完备,提醒国民重视自己的文化。”海南省书法家协会名誉主席弘陶也表示:“申遗是对书法的有效保护,同时也可以激励后人传承、发展。”
北京大学书法所副所长王岳川认为,不能忽略国际之间微妙的“文化竞争”,“zhongguo文化在面对整个世界的时候是被遮蔽于日本、韩国等现代化国家后面的。应当重新认识书法在文化战略中的位置,‘书法申遗’是主动应对文化危机,一方面可以扩大书法的影响,另一方面也是推出悠久的书法传统文化和数千年的书法精神史,因此,‘书法申遗’不仅对书法有益,对文化更有益。”
问题 申遗是否必要?
赵丽宏此次在两会中的首份提案“建议政府为zhongguo书法申遗”引起广泛关注。书法在zhongguo已经有着几千年的历史,即便在网络时代的今天,据zhongguo人民大学的一份调查表明,zhongguo书法近年来第一次超过京剧成为海外人士辨别zhongguo的文化符号。不论zhongguo书坛当下是衰微还是兴旺,众专家在接受采访时一致认为,zhongguo依然是书法的大本营。那么,zhongguo书法还有必要申遗吗?
弘陶表示:“作为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遗产,最有资格申遗的就是zhongguo书法,为何不申报呢?”王岳川则强调:“如果书法被韩国或日本抢先成功申遗,我们再去跟人家争谁是书法的原创国,这将是使所有zhongguo人蒙羞的事情。当邻国们纷纷供出自己的祖先牌位,甚至把我们祖先的原创变成他们的东西时,我们应当捍卫自己的文化权利。”
虽然专家普遍认为书法申遗是好事,但不少人还是觉得并非“必要”,上海书法家协会秘书长戴小京反问道:“如果书法没有了,申了遗又能怎样?这只是一个面子问题。关键在于最好的书法在哪里,这需要落实于具体工作。”徐建融也提出了同样的疑惑:“大多数人都认为申遗是在为‘活化石’保留历史记录,如果仅仅为了这个理由,那么书法申遗的价值已经失去了一半。显然,登记不是目的,书法在zhongguo并非濒临失传,通过申遗使书法在现实中发扬光大,这才是责任所在。”
关于书法现状
问题 衰微还是兴旺?
书法申遗的提出,给人更多的困惑在于zhongguo书法是否已经到了濒危状态?据了解,zhongguo书协的会员有六千多人,各省市书法家协会的会员有十万人,全国各个县的书法家协会会员有百万人,全国喜欢书法、学习书法的不少于一亿人。卢辅圣作了个比较:“上海美协现有一千多人,但是它有十一个门类;上海书协现有会员也是一千余人,它仅此一个门类,由此可见,zhongguo书法并非衰微而是兴旺。”
“所谓的衰微,是毛笔作为书写工具被钢笔、圆珠笔乃至现在的电脑所取代。”弘陶指出,作为一门纯粹的艺术,书法的用途更为广泛,“不仅在展厅,甚至在装潢、设计之中,无不出现书法所呈现的独特视觉魅力。”尽管全国习书人数过亿,但是徐建融指出:“这支大军中多是中小学生和老人,16岁到50岁之间的书写者是个断档,中小学生和老人的书法热也仅是建立在兴趣的基础上,这种情况不容乐观。”






 
 


@1999-2020 六维空间网 新国学™ 明品生活™ >  六维空间网 新国学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