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往事旧闻 » 往事旧闻 » 正文

明品生活网:故宫:主动或被动 彷徨在文化传承与市场突围间(1)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来源:经济观察报  作者:秋痕  版权声明,必须查看=>点击进入




“故宫是一本包罗万象的百科全书,它的文化价值,怎么估算都不过分,就看我们怎么去开发了。”在北京故宫的绿树红墙间,故宫博物院主管文化产业发展的李文儒副院长接受了《经济参考报》记者的专访,而这句感慨则是他自2003年开始主持故宫市场化运作工作以来最深的感受。

    在多年从事博物馆市场价值挖掘研究的李文儒心目中,博物馆是民族历史、文化遗产的载体,承担着寻找、守护和传承的责任。而来到故宫后的他,现在所面临的最棘手的问题就是怎么把故宫的文化价值开发挖掘出来,传达给群众。“在群众对文化的消费水平不断提升的现状下,故宫博物院该何去何从?新近提上日程的文化产业的发展该遵循怎样的发展模式?故宫博物院是否能突破重围,为博物馆文化产业发展开拓一条道路?”李文儒整天思考的这一系列问题使得这座背负着600多年历史的古城显得更加厚重。

    走文化产业之路,是主动还是被动

    其实,在20世纪80年代以前,“文化产业”这种说法是被回避的,直到20世纪80年代中期其商品属性受到承认,有关部门初步提出文化产业这一概念,再到近几年来提出文化具有意识形态和商品双重属性,并探索与市场接轨,讲求文化产品的两个效益,直到dang的十五届五中全会明确提出要大力发展文化产业,前后历经20余年。2006年,随着文化界期盼已久的文化体制改革大幕的开启,一系列改革措施将陆续出台,极大地释放文化生产力,提升zhongguo文化产品的国际竞争力,2006年也因此被称为了zhongguo文化体制改革的“破冰之年”。

    2006年,故宫博物院在文化产业发展方面要做的事情也有很多:注册商标、研发商品、广谈合作、探讨模式。“故宫博物院的文化产业发展之路在zhongguo的博物馆界算是走得最早也是迄今为止动作最大的,而故宫走上这条路,有被动原因也有主动原因。”李文儒说,一方面,随着公众对历史文化的热衷以及欣赏品位在不断地提升,人们对故宫博物院产生了新的要求和期望,消费者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也使得故宫进一步挖掘自身的文化遗产成为大势所趋。李文儒告诉记者,他经常听到游览故宫的游客们反映说,故宫太大了,文物太多了,一天甚至几天的游历,了解的也只是些皮毛,大家游完故宫很想带回点儿纪念品,进一步了解故宫文化深层次的东西,可故宫的纪念品与国际上那些知名博物馆相比,的确缺乏特色,可选性小,质低价高,并不令人满意。另一方面,以dang的十五届五中全会为标志,文化产业摆脱了“犹抱琵琶半遮面”的尴尬境地,以其朝阳产业和新的经济增长点的身份引起各级政府的高度重视,故宫博物院作为我国历史文化遗产中的精粹,理应主动大踏步地走上发展文化产业之路。





 
 


@1999-2020 六维空间网 新国学™ 明品生活™ >  六维空间网 新国学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