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往事旧闻 » 往事旧闻 » 正文

明品生活网:即将离任教育部发言人王旭明:5年"出位"之路(3)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来源:京华时报  作者:秋痕  版权声明,必须查看=>点击进入




5年新闻发言人,王旭明的平衡艺术得到了很多记者的认可。因为人随和,处理妥当,王旭明为教育部,也为自己赢得了众多媒体朋友。

    和他相熟的记者都知道,王旭明是个回民,因此,他们把第一次请他吃饭的地点,选在了牛街,这个小细节,让王旭明颇为感动。

    曾经是记者的王旭明,对媒体和记者有着特殊的感情,他坚决主张新闻发言人要和记者交朋友,但他并不认为朋友就意味着一团和气,而是要对教育问题有着共同的认知和价值判断。

    对于一些敏感的问题,王旭明会要求审稿,做新闻发言人5年,他自言毙过的稿子不超过5篇。王旭明认为,一个成熟的记者,就不应该让自己的稿子被毙。

    离开时,王旭明从办公室带走最多的,是他喜欢并收藏的报纸,差不多5年,整整9个箱子。

    王旭明认为,作为一个新闻发言人,要接受政府、媒体、公众的多面考问,要让三方都满意。

    选择动力

    王旭明从来都不是一个甘心平凡的人,做新闻发言人亦是如此。

    大学毕业分配时,北京人王旭明放弃了物资局的肥缺,到丰台一个普通中学,当了一名普通的中学语文老师。闲暇时,这个年轻人热衷于参加各类征文比赛,并屡屡获奖,7年后,普通老师已是校长助理。因不愿与一年老副校长竞争校长一职,王旭明主动离开,应聘《zhongguo教育报》,还是用了7年时间,从普通记者成为总编室主任。

    1998年,教育部办公厅新闻处处长一职空缺,有人想到了王旭明。“我当时也是不想去的,无奈领导三顾茅庐,实在推不了。”王旭明说。

    十年官场生涯,王旭明的想法在逐渐改变,现在他承认自己是个想当官的人,“进了官场,说自己不想晋升,是不诚实的。”

    因此,面对媒体时,他总要想,讲不讲话,如何讲话?

    在职业理想和官场升迁的跷跷板上,王旭明曾一度艰难地寻找着平衡点,“最大的敌人,其实是自己”。最终,他还是选了一条“出位”的路。

    王旭明笑谈:“与政府体系中培养出的新闻发言人相比,我最大的弱点,就是zhengzhi觉悟不高。”。

    调任语文出版社社长的结果,有人认为,这或许和王旭明的期待有些距离,但面对记者,他并没有用“失落”这个词形容自己的心情。

    在职业理想和官场升迁的跷跷板上,王旭明曾一度艰难地寻找着平衡点。最终,他还是选了一条“出位”的路。





 
 


@1999-2020 六维空间网 新国学™ 明品生活™ >  六维空间网 新国学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