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往事旧闻 » 往事旧闻 » 正文

明品生活网:《中国可以说不》作者:中国要做英雄国家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来源:成都商报  作者:秋痕  版权声明,必须查看=>点击进入




1996年,几乎所有的zhongguo青年都看了一本书,《zhongguo可以说不》让很多人热血沸腾。 
  如今,zhongguo海军的护航舰队已平静驶过马六甲海峡,去保护zhongguo的商船不受海盗的骚扰。这个国家已经足够自信,在当今世界经济危机的大背景下,zhongguo不仅在对自己负责,也在对全世界负责。
  1996年的夏天北京持续着高温天气,比北京天气更热的是一本名叫《zhongguo可以说不》的书,这本由几个文学青年“鼓捣”出来的作品被视为那一年zhongguo最响亮的声音。当年创刊的《新周刊》首期封面是一张毛泽东和邓小平的照片,标题就是“《zhongguo可以说不》震动西方世界”。 
  宋强、张藏藏、乔边、古清生……这些名字今日对大众而言已经太过陌生,但这并不妨碍他们的《zhongguo可以说不》在当时创下300万册销量的神话,“zhongguo可以说不”成为当年大街小巷热血青年谈论最多的词句。
  这本书或许是30年来在西方世界影响最大的一本zhongguo图书,国务院新闻办公室的一位官员当时说,20年来,从未有过一本书像《zhongguo可以说不》这样,引起海外舆论如此强烈的关注,并产生如此轰动的新闻效果。
  这些书的作者渐渐消失在公众的视野之中,但不要以为12年前那些粗糙的呐喊就很幼稚。当我们今日回看依然会惊讶,《zhongguo可以说不》的代后记中这些写着,“不出十年,最多十五年,西方资本zhuyi世界必然要出大问题。是不是1929—1933年那种经济大危机,现在还看不准,但是,出大问题是必然的。”当下席卷全球的金融危机,就在作者1996年发出的“不出十年,最多十五年”预言中来临。
  大家觉得挺开心、挺带劲的,用四川话来说,叫挺提气的。实际上这本书谁写可能起的作用都一样,谈不上谁的文笔更好的问题,换了别人同样会造成这样的影响。”
  ——《zhongguo可以说不》作者之一宋强
  -诗人“记仇”
  拒绝母校校长吃饭邀请
  《zhongguo可以说不》的第一署名人是宋强,但这本书的策划人却是张小波,也就是第二署名人张藏藏。作为诗人的张小波解释他当初使用笔名的原因时说:“我觉得这本书跟我的诗歌和小说是两个向度的东西。”
  留着寸头、穿着考究,说话不紧不慢,这是记者对张小波的基本印象,他是出版策划圈中赫赫有名的“四波”之一,其他“三波”分别为策划推出《上海宝贝》的安波舜,策划推出《诛仙》《明朝那些事儿》的沈浩波和出版过王朔、韩寒等人作品的路金波。张小波是其中最为低调的一位,大家近年熟知的《刘心武揭秘红楼梦》《求医不如求己》《山楂树之恋》都出自他的策划,但他很少接受媒体采访。张小波的解释是,“我总认为这个行业的风险是比较高的,我们的生存状态很脆弱,不敢高调。”谨慎的他这次破例接受本报记者的采访,采用的是笔谈——记者把问题通过邮件给他,他书面回答之后再发给记者。
  张小波16岁就考入华东师范大学,他是大学里的风云人物。他与其他三人推出《城市诗人》四人合集,当时卖了好几万册,他们也被命名为“城市诗人”。张小波毕业之后被分配到江苏镇江文联,但只待了半年,张小波就辞掉了工作回到上海和诗友混在一起,在上世纪80年代,对待另类和叛逆比今天严苛得多,张小波和他的朋友也遭到“打击”,“去年华东师大的校长请我吃饭的时候,我回答他的是:我从不接受来自官方的宴请。对于我的那所大学,我已剔骨还肉,不存在任何情谊和血缘上的关系了。”
  -揭秘当年
  那本书谁写都会红
  张小波在诗歌上对公众的影响力远远不如他策划的《zhongguo可以说不》,尽管时至今日很多人并不知道这本书就是张小波和他的一帮朋友做出来的。
  张小波坦言他1994年就开始准备做《zhongguo可以说不》,张小波认为,从1989年到1994年,zhongguo青年在中美关系问题上的心理发生了微妙变化,他们认为如何维护国家利益应该成为首先考虑的问题。宋强在回忆写书过程时说,张小波开始告诉想出一本《zhongguo可以说不》时,他的想法就是对满大街的广告牌说不,对洋奴文化说不,对卑贱心态说不。宋强说:“当时没有很大的利益驱动,表达自己的观点,写一本言论性的书,大家觉得挺开心、挺带劲的,用四川话来说,叫挺提气的。实际上这本书谁写可能起的作用都一样,谈不上谁的文笔更好的问题,换了别人同样会造成这样的影响。”
  “说不”成为1996年的一个标志性话语、最流行的话语。而包括张小波在内的所有作者都没有想到,这本书的影响力是如此之大,荷兰和瑞士的记者早在这本书还在校样的时候就开始打探消息,此后,美国《洛杉矶时报》《芝加哥论坛报》,澳大利亚《新南威尔士报》,英国《经济学家》杂志、《卫报》纷纷联系采访该书作者,各国驻京新闻机构的约见、约稿更是络绎不绝,美国大使馆、法国大使馆也数次邀请这几位书生模样的作者一同就餐、交谈。宋强多年后这么分析当时在国外的影响:“这本书成为一个事件,成为zhongguo民族zhuyi兴起的新闻点。从这个角度来说,它是在西方影响很大的一本书。”
  -惊人预言
  12年前就预测到金融危机
  书中的预言最近也再度成为网友的谈资,“不出15年,西方经济必然要出大问题。”书中非常肯定地下了这个评判,对于这个预言,作者的分析是:“美国财政年年有大量赤字,靠增税和借债弥补。美国公司的负债额巨大,美国人用分期付款方式买房、买汽车、交学费,欠银行巨额债务……现在美国政府和美国人是‘花儿女的钱’,‘这辈子吃了下辈子的饭’。 无论用哪一种经济学来分析,这种局面也维持不久。” 书中还有“只要我们挺过10—15年,世界局势会出现有利于我国的大变化”;“在金融方面要早做准备,预防‘美元崩溃’和‘世界金融危机’的冲击”。如果看看目前席卷全球的金融危机,就可以惊讶地发现12年前《zhongguo可以说不》的预言何其准确,张小波也坚持认为,这本书的观点并没有过时。
  当然,这本书的销量创造了一个奇迹,总的销量超过300万册,宋强说有一次他们在长沙就查获了40万册盗版的《zhongguo可以说不》,张小波说:“畅销到我们都无法想像了。我们曾经在某个新华书店签名售书的时候,新华书店提供给读者的都是盗版书。它当时的发行量是一个巨大的数字,现在想起来都令人错愕。”这本书究竟为张小波他们带来多少财富已经没有人能给出一个准确的数字,因为这本书还在海外卖出了版权,光在日本的销量就超过10万册,他们还趁热打铁推出了“说不”的系列书,一个小道消息是,发完这些书后,张小波在北京花上千万元开了个餐馆。
  -尴尬生活
  出很多书,自己却不当作家了
  四川诗人杨黎认为,在zhongguo,4000字以上的小说,写得最好的是张小波。但他却在1991年写完《检查大员》之后放弃了诗歌和写作,而成为一名书商。“之前我当然想做一个很好很纯粹的诗人或小说家,但是由于生活的际遇逼迫我必须靠自己的双手去挣钱,因为我有家庭,需要我去挣钱抚养,所以十几年来,我也停止了小说和诗歌的创作。”
  张小波1992年揣着借来的2万多元开始了书商的生涯,当时他在江苏丹阳开了一个书店,做了温瑞安的一些武侠书。温瑞安的作品张小波发行了30多万套,成为张小波事业的第一桶金。如今,张小波夫妇的共和联动图书公司每年图书销售码洋都超过亿元。麦家就表示张小波对他的帮助很多,他曾说:“在《暗算》电视剧播出之前,我的小说已经卖得相当不错,当然这跟张小波的发行和大力宣传也有很大关系。”
  今天作为一个成功文化商人的张小波已经没有更多的时间继续当年的写作梦想,但作为图书出版幕后推手,他却无法推出自己的作品,“我仍然认为我的小说有非常独到的精神内核,但是这样的小说并没有得到一个有力的传播。张元导演把我的一些小说拍成电影,他的拍摄计划在釜山电影节得了大奖,最近也入围了鹿特丹电影节电影创意前十部的提名。我有些小小的悲哀,因为一个小说要靠另外一个艺术样式来传达。”
  对话 zhongguo要做英雄国家
  成都商报:《zhongguo可以说不》为什么你使用的不是你的本名?
  张小波:这个并没有太多的含义。我觉得这本书跟我的诗歌和小说是两个向度的东西。在《zhongguo可以说不》里边,我被批判为一个狭隘的民族zhuyi者,在我的小说里边,我又得到了很多汉学家的认同,认为我是一个具有西方精神的写作者。
  成都商报:《zhongguo可以说不》被很多人认为粗糙,但也有人认为这本书是30年来zhongguo在西方影响最大的一本书。10多年过去了,你们如何看待当年的这本书?
  张小波:可以说这本书反映了当时的一个基本民意,很多人说它的学术价值很低,我们并不认为这本书是一部学术著作,我们认为它是一本读物,这个我们一直在强调。但是它畅销到这样一个程度,我觉得应该形成一个学术现象,供学者去讨论。
  成都商报:当时你在《zhongguo可以说不》中写下,“zhongguo谁也不想领导,zhongguo只想领导自己。”而你刚刚策划的一本王小东所著的《天命所归是大国》封面却写着,“zhongguo:要做英雄国家和世界领导者”,它是否与当年你们所著的书有承接关系。
  张小波:我们呼唤zhongguo应该有一个“英雄阶层”的出现,来取代现在所谓的“精英阶层”,所谓的“英雄阶层”是一批有远大志向有远大理想的zhongguo人能进入我们各行各业的决策阶层,包括国家的决策阶层,他们要有远大抱负,要肩负着将来在某些层面上引导zhongguo的这样一个使命。在目前zhongguo,我们应该给zhongguo一个明确的前景,我们应该明确地知道我们要往何处走,比如二十年后我们要让zhongguo变成什么样,五十年以后要让zhongguo变成什么样,而不是被动地应对世界的变化。可能这本书也会招致来自各方面的攻击,但是它也代表着一部分人“位卑未敢忘忧国”的情怀。
  本报记者 蒋庆 





 
 


@1999-2020 六维空间网 新国学™ 明品生活™ >  六维空间网 新国学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