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往事旧闻 » 往事旧闻 » 正文

明品生活网:北大拆除南门25号楼引争议(2)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来源:新京报  作者:雪竹  版权声明,必须查看=>点击进入





主管部门

暂时还没有列入保护名录

对于拆除北大南门25号楼,北大校方的意见是根据《未名湖燕园建筑文物保护总体规划》,南门内的16号-27号楼不属于文物建筑。

同时,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在北京优秀近现代建筑保护名录(第一批)中,确实有北京大学近现代建筑群(1920年、1955年),但北京市海淀区文化委员会的相关负责人高队长指出,这一近现代建筑群范围并没有包括南门内16号-27号楼这批上世纪50年代的建筑。目前全国正在进行第三批文物普查,北京市海淀区文化委员会负责普查包括北京大学在内的海淀区的文物,“我们现在处于复查阶段,而要进入保护名录的建筑必须具有代表性,北大南门这批上世纪50年代的建筑目前还没有普查到,未来对其定性也不好说。”

专家意见

应重视20世纪遗产

对于新一轮的北大南门内16号-27号楼的去留争议,有不愿透露名字的专家指出,这批建筑是新北大迁址海淀后历史风云的见证。

1952年院系调整时组建了清华、北京、燕京大学三校(后为清华、北大两大学)调整建筑计划委员会,负责新北大、新清华校舍的建设。南门校舍为与燕园固有建筑取得协调而设计,建筑风格体现出鲜明的时代特征。因此,即使目前没有保护名录作为保护伞,但并不能证明其未来不能进入保护名录,对此,拆建的步伐应该缓一下,“目前国家正在加强做20世纪遗产保护的工作。”

北大拆建争议

“北大记忆”争议大事记

2003年,北大建设国际关系学院大楼,有着精美砖雕和垂花门的清代四合院佟府3号被拆。据侯仁之先生考证,佟府的历史可追溯至康熙年间大臣佟国维的别业。

2006年,北大计划在燕园北部建设国际数学研究中心,引发了一场“拆园”风波。北大计划拆除燕大时代由司徒雷登规划的全斋,并占用朗润园、镜春园旧址,新建大批仿古建筑,有媒体质疑这将彻底毁掉未名湖北岸的静谧之美。后该方案上报北京市政府后被要求暂停。

2007年,北大为建设教育学院大楼,拆除南门古典建筑27楼,开了拆除南门内27号楼近现代建筑群的先河。同年,原“北大清华两校大批判组(梁效)”旧址“北招”和“三角地”广告栏被拆。






 
 


@1999-2020 六维空间网 新国学™ 明品生活™ >  六维空间网 新国学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