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往事旧闻 » 往事旧闻 » 正文

明品生活网:150万元废铁成1500万元雕塑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来源:天天新报  作者:雪竹  版权声明,必须查看=>点击进入






专家预测苏州河工业带将超越利物浦 


  为期两天的全国工业遗产保护利用现场会,昨日在上海城市雕塑中心闭幕。工业遗产不再是一些人眼中破旧的历史“包袱”,相反,它们通过保护利用在城市中发挥出更大作用。然而,同济大学教授阮仪三却指出:“上海工业遗产的再利用虽然走在国内前列,但冷静下来反思,仍存在一些不足。”


  工业遗产仍是“低级转换” 


  通过上海城市雕塑中心,我们看到了一处工业遗产是如何蜕变的。据悉,上海城雕中心建立之初,预算十年后取得回报,结果成立后第二年,就开始有了回报;而专门用上钢十厂废弃钢铁材料设计制作的雕塑牛,成本150万元,如今也有藏家愿意出1500万元收购。种种数据说明,工业遗产绝对不是“包袱”,如果利用得当,会产生更好的影响和作用。


  不过,并不是所有工业遗产都如上钢十厂那么幸运。阮仪三表示:“诸如我们熟悉的田子坊、M50,其实只是工业遗产的低级转换,满足的是房地产转换的需要。他们希望画家来,仅仅是看到了地皮的作用,在出租、使用者上是有限定的。同时,一些工业遗产所在用地性质至今没有转换,缺乏法定保护,致使包括M50、田子坊在内的许多依托工业遗产发展起来的创意园区,至今仍游走在‘拆’与‘不拆’的边缘。”


  保护遗产要关注整体


  截至2006年8月底,《世界遗产保护公约》中,zhongguo共有33项世界遗产,但其中只有都江堰水利灌溉系统这一项是工业遗产。这一数据在很多人看来,成为重视保护工业遗产的推动力。然而,阮仪三却说:“国外很多非常优秀、著名的工业遗产也都没有申遗。”


  我国工业遗产所面临的问题,也是国外城市曾遇到过的。英国伯明翰、德国鲁尔地区等都是值得借鉴的经典案例,而它们保护的都不只是单个建筑,而是一片工业带。对此,阮仪三说:“保护和再利用时,应具有整体与局部的整体观。坚持整体性原则,是为了从城市角度来评判工业遗产的保护与发展。要避免保护标准过于重个体、标准化,而忽视一些单体价值也许平淡无奇,但却在区域性、城市性上具有特殊价值的工业遗产。上海现在对于工业遗产还没有进行摸底,情况并不了解。我认为上海的苏州河一带如果保护利用恰当,应该要比利物浦好。”


  新报记者|王健慧|文 






 
 


@1999-2020 六维空间网 新国学™ 明品生活™ >  六维空间网 新国学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