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往事旧闻 » 往事旧闻 » 正文

明品生活网:土山湾牌楼在“回家”路上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来源:东方早报  作者:秋痕  版权声明,必须查看=>点击进入





牌楼在“巴拿马-太平洋”世博会上展出。

■ 曾两次露面世博会 后来几经转手到了瑞典

■ 4月签订转让协议 7月中旬将乘远洋轮抵沪

早报记者 姜丽钧 陶宁宁

通讯员 宋浩杰 赵华生 

  

1913年告别上海,前往美国旧金山参加“巴拿马-太平洋”世界博览会的“zhongguo牌楼”,此刻正在大西洋上乘风破浪,搭乘远洋轮返回故乡。

昨天,早报记者从徐汇区获悉,由上海土山湾孤儿工艺院雕刻的“zhongguo牌楼”,在参加巴拿马博览会后一直流落海外。今年4月,徐汇区与瑞典方面顺利签订了转让协议,这座久别国人的牌楼预计在7月中旬抵达上海。

在两届世博会上露面

位于徐汇区蒲汇塘路55号的土山湾是zhongguo西洋文化的发祥地。1912年,土山湾孤儿工艺院数十个孤儿在外国指导老师葛承亮修士的带领下,经过近一年时间雕刻成一座牌楼,被称为美轮美奂的“镇湾之宝”。1913年,牌楼离开上海,前往美国旧金山参加“巴拿马-太平洋”世界博览会,此后便一直流落国外。

徐汇区文化局局长陈澄泉介绍说,“土山湾牌楼”高5.8米,宽5.2米,完全用柚木制成,结构平衡,布局精巧,仅雕刻部件就多达数千件,手工技艺非常高超。牌楼前后各有一块牌匾,上书八个镀金大字,正面是“功昭日月”,背面是“德並山河”。整座牌楼共有22个牛腿、16个装饰着凤凰的图案,另外6个图案则描绘了士大夫们的休闲娱乐。

据回忆,土山湾牌楼当年摆放在zhongguo馆中的教育馆展览,巴拿马世博会之后,美国芝加哥菲尔德自然历史博物馆花重金收购了牌楼。至今,在美国资料档案馆中仍然可以找到当时拍摄的关于土山湾牌楼的影像资料。1939年,土山湾牌楼再次露面纽约“明日世界”世界博览会。

命运多舛被多次转手

1939年纽约世博会闭幕后,土山湾牌楼便开始了命运多舛的漂泊,几经转手,最后由美国印第安纳大学收藏在俄亥俄州的欧柏林城。上世纪80年代初,一名自称偏爱zhongguo建筑文化的美国人,从印第安纳大学得到了土山湾牌楼的全部构件,但他在牌楼到手后即将他认为值钱的相关构件出卖。

1985年,对zhongguo历史和文化颇有研究的北欧建筑师Woeler先生得知此事后,经实地交涉,最终在欧柏林城地方法院打赢了官司,抢救出了剩余的土山湾牌楼构件,并于1986年1月成功运抵瑞典。Woeler先生组建了一个基金会,开始了牌楼的修复和研究。

“在第一次观看土山湾牌楼的影像资料时,我们就被它的壮观深深震撼了。无论如何,也要让浪迹天涯的土山湾牌楼回归祖国。”徐汇区副区长周秀芬表示。今年4月23日,双方签订了土山湾牌楼的转让协议书。

6月中旬,承载土山湾牌楼集装箱的远洋货轮终于从瑞典斯德哥尔摩的港口出发,预计将在7月中旬抵达上海。土山湾牌楼正式回归上海后,将作为土山湾博物馆藏品成为2010年上海世博会的组成部分。






 
 


@1999-2020 六维空间网 新国学™ 明品生活™ >  六维空间网 新国学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