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往事旧闻 » 往事旧闻 » 正文

明品生活网:邢继柱和他的明清佛像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来源:星辰在线  作者:Jina  版权声明,必须查看=>点击进入




老邢说他对收藏有三大感触:第一,没有钱的人不能玩。第二,没有时间的人不能玩。第三,没有足够的钱,得不了真正的好东西。
  记者◎曾焱 摄影◎关海彤
  第一次见老邢是2006年3月底在纽约,苏富比的首场zhongguo当代艺术拍卖会上。那天他坐在第一排,接连举牌买下刘小东、方力均、陈丹青的3张油画,便有人打听此人是谁。后来场下聊天,他说起自己的收藏兴趣其实更多在佛像上,前一天到克里斯蒂拍卖行去竞买佛像,他看中一件明永乐年间唐卡,和对手一路竞价到28万美元,没拿下来,言下很有点不甘心。2006年3月时,内地的佛像收藏还没有这样高热,温度是下半年才陡升的。10月7日香港苏富比“佛华普照——重要明初鎏金铜佛收藏专拍”整场推出英国收藏家斯皮尔曼的顶级藏品,成交纪录惊人,佛像高端收藏的概念前所未有地强烈刺激了内地藏家,低端群体出局,老邢他们这拨新藏家的名气随着就起来了。到2006年11月底,老邢以924万元人民币内地最高价位拍得一尊“明永乐铜鎏金文殊菩萨像”,“邢继柱”这个名字开始在行内被频繁提及。
  换个活法
  如果天气好,老邢就5点起床,到附近的高尔夫球场打9个洞,然后去公司,一天就算开始了。“正经事情我一般安排在上午,头脑清醒。下午做些不正经的事。”他在电话里开玩笑。在他眼里,正经事情就是有意思的、他喜欢做的,和公司生意没什么关系。比如今天上午,他和记者聊了半天佛像收藏,看画家朋友在他家里画画,聊到高兴处挥着手臂谈生活理念,说自己到现在也认为英特奈雄耐尔的世界一定实现。
  老邢运气好,“做什么都火”。最早学飞机设计,研究生毕业后做计算机辅助设计,当时最热门的行业之一。1992年自己办公司,从SUN的兼容机开始做起,1995年正式代理SUN的产品,结果就赶上行业应用的高速发展。熟悉“SUN渠道群落”的人都知道,做SUN代理业务的人,只要经历了1995~2001这个阶段,都可舒舒服服过完下半辈子了。很多同行还在这个圈子里努力做大,老邢却没这想法了,“我忽然觉得这样做下去人生没有意义,等于白活了一辈子。这个行当,最核心的生产、研发都和你无关,不过是卖产品,售前售后,做成再大的老板,也无非是个贩卖者”。从周围人身上,他每天看到的听到的都是赚钱,赚更多的钱,然后再给儿子赚钱,“就算成了亿万富翁,生活境界和卖羊的也没什么区别”。他想过一种有趣的生活,却也一时不知道它应该是什么样子。
  2003年老邢为装修新居去逛家具市场,看到古董家具,一眼就好上了,开始收藏,“我小时候做过木工活,对家具本来就有感情”。他后半辈子的生活形态就从这个家具市场开始发生根本性的改变。刚开始没大方向,喜欢了就藏:先是家具,收了2000多万元东西,其中70多万元的紫檀条案、40万元的罗汉床、40万元的黄花梨条案和30多万元的中堂太师椅是他最珍爱的。然后是油画,2004年之前油画还比较冷落,老邢收藏了不少他自己喜欢的写实风格油画,包括陈逸飞、陈丹青、杨飞云、罗中立的作品。之后因一个偶然机缘,他得到一套佛像,被强烈吸引。“手工漂亮,题材丰富,每尊造佛都有不同的故事,文化、历史、宗教都蕴涵在里面了。”从佛像开始,他真正感受到了身心都完全沉浸其中的巨大收藏乐趣,在这个领域越沉越深。
  开飞机也是玩
  参观他藏品时,说起现在这个时代可能不会再出现旧时那样的大收藏家了,因为没人再有那么深厚的国学底蕴、生活情趣,老邢持保留意见,“我开飞机玩,过去没几个人能做到吧?环境在变化,生活情趣会变,对收藏家的素质要求也不见得和从前一模一样”。
  老邢说自己没有很多老板时髦的生活品位,除了打高尔夫,他很少掺和老板们的圈子:不喜欢泡俱乐部,不品洋酒,也不太讲究吃什么。在迷上收藏前,他最大的爱好是打高尔夫和开飞机。老邢是全国最早拥有私人飞机驾照的20个人之一,“20个人,老板就我一个。学开飞机并不很贵,大概3万多块,可有钱的人都怕死,我不怕,只要能玩得痛快”。2000年到2004年,只要天气适合飞行,周末他都会去北京航空博物馆旁边的轻骑兵飞行俱乐部飞上二三十分钟。蜜蜂3C轻型飞机是老邢常选的“座机”,他喜欢把它开到平时打球的高尔夫球场上空低空飞行,“在空中看完高尔夫球场的每一洞,打球的想法就会改变,甚至会有不同的思路,成绩也会提高不少”。
  也许和专业有关系,老邢说他虽然好古玩,在生活中却特别享受现代文明带来的一切方便,“技术的东西我一定要用最好的”。2003年他花1000万元在后海恭王府附近买了一座小四合院,1亩大小,自己却没有住过去,把那做成了一个私人聚会的场所。他还是喜欢和家人住在配备最先进的现代设备来调控温度和湿度的德式公寓里,西式简约装修,却又不喜欢西式家具,用的全部是明清古董家具,“西式家具顶多给你用橡木和胡桃木。我偏爱黄花梨木的质感和气味,还有古董家具的手工”。他有时会一个人在家里端详收藏的明代家具和铜鎏金佛像精品,即便以一个飞机设计师的精密眼光来欣赏古代匠人的手工,依然叹为观止无可挑剔。老邢的结论:古董其实就是一种手工艺技术发展到尖端之后的产物,用最先进的现代工具也无法复制,“复制不了的东西就有价值,是值得收藏的。仿制品做得再好,总归有破绽”。
  “眼力都是交学费交出来的”
  老邢说他对收藏有三大感触:第一,没有钱的人不能玩。第二,没有时间的人不能玩。第三,没有足够的钱,得不了真正的好东西。
  “有眼力的人,都是交学费交出来的。”老邢觉得那些依赖专家、行家掌眼来进行收藏的人挺可悲,资金投入再大,也永远都停留在投资收藏的层次,进入不了赏和鉴的境界,玩收藏的享受也就没有了。有人认为真正的藏家应该只藏不卖,老邢驳其为谬论:“我的体会,收藏就是买卖的过程。真正喜欢的留下来,其余就该常买常卖,卖不出去赔钱了知道东西不对,赚钱了就知道对了,眼力就是这么练出来的。只藏不卖,闭门造车,等到想出手的时候,要去的就是废品站,而不是嘉德、翰海了。”他见过别人把上亿的资金委托给行家买古董投资,两三年之后请拍卖公司来看,一楼不值钱东西。在老邢放置佛像藏品的房间里,就见角落的案几上归置了二三十件东西,说都是随时准备拿出去买卖和交换的,可以验验自己的眼力和品位有多少长进。
  老邢和古玩商打交道,心态很好,“一个人做事情的遭遇,无非三种情况:遇见好人,碰见坏事,努力一下,坏事也许能变成好事;遇见坏人,碰上好事,这就是运气。最后一种是遇见坏人,又遇见坏事,那就自认倒霉,也没什么”。





 
 


@1999-2020 六维空间网 新国学™ 明品生活™ >  六维空间网 新国学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