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往事旧闻 » 往事旧闻 » 正文

明品生活网:聚焦:北京长安街上最后一个城中村将消失(3)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来源:京华时报  作者:秋痕  版权声明,必须查看=>点击进入




古树 600年白皮松见证求学史

    村东,老古城小学操场旁,有两棵脱去树皮的白皮松。在三义庙外的白皮松下捡松果、集树胶,这曾是老古城村一代又一代人的童年乐趣。村民们都说,白皮松已有600年历史,“连木屑都散发着清香。”

    如今,三义庙不复存在,白皮松旁也只剩一个小学操场。

    1920年以前,古城村没有小学,只有村民自发兴办的私塾,四位老先生分别在村里四个地点开堂授课,其中一个点便设在三义庙仓库。1920年,村里成立小学,三义庙成为教室。如今的老古城小学已盖成楼房,“以前可是一排排的平房”,马振才说,教室紧张时,每个学生只上半天课,“那半天就在白皮松下玩耍。”

    马振才说,拆迁之后,村里上百年的古树将会保存下来,可能会原址保留或移种他地。这些树木包括老古城小学旁的两棵白皮松和老槐树,以及村中呈三角形栽种的前街曹家门口的大树,西井的大槐树,南胡同陈家的大槐树。

    以前的老古城小学几乎是每个古城人的母校,如今,老古城小学拥有近千名学生。马振才说。 

 

 
计划中改造后的老古城村的沙盘。  本报记者 蒲东峰 摄
 
古风 担心400年花会无人再练

    花会,一个经历了400多年沉浮的古民俗。在过去的数百年时间里,老古城村家家户户都参加花会,人人以在踩街上表演为荣。每年大年初二和阴历四月十一,咚咚作响的高跷锣鼓响彻老古城的每一个角落,这是“秉心圣会”的花会队伍在踩街。马振才说,“秉心圣会”始于明代万历年间,由“花十档”组成,分别有高跷会、狮子会等,目前已被列入首批《北京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

    花会的锣鼓一敲,村子就是在过节。上至九旬老人,下至5岁孩童,都能说出自己喜欢的扮相。高跷会的成员郝玉春说,以前的古城村民将能在踩街中表演,视为家里的荣耀,“还有人因此找到媳妇呢。”

    如今的高跷会共100多名成员,但能踩高跷表演的角儿基本都在50岁以上,郝玉春的孙子辈已无人在练习花会。面对古城即将进行的拆迁,老人更是担心,没有了以前的老街,没有了能随时相聚的老街坊“玩角儿”,踩街的传统该如何进行。 

    为保存花会文化,会里已保留和抄写了90多首太平歌词,更将唱段录制成集。






 
 


@1999-2020 六维空间网 新国学™ 明品生活™ >  六维空间网 新国学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