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往事旧闻 » 往事旧闻 » 正文

明品生活网:闽侯发现福建宋代"井王" 古井直径达3.13米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来源:福州晚报  作者:秋痕  版权声明,必须查看=>点击进入




直径3.13米,这是目前已知的全省最大砖石构宋代古井,在全国亦属罕见!近日,闽侯县在第三次文物普查中,发现了一口“井王”。

    发现福建宋代“井王”

    24日上午,记者跟随闽侯县文物普查工作组来到荆溪镇。“井王”位于荆溪镇六垱村上洪坑自然村云林禅寺前。井口呈八角形,用厚0.19米的花岗岩石材凿成8片铲形构件,组成八角形井栏。每块石板边长为1.2米,高0.76米。井壁呈圆形,用青砖丁顺垒砌而成。上覆盖圆形石铺井台,直径为5.42米。

    闽侯县博物馆馆长曾江用尺子一量,古井直径3.13米,深约8米。“这口井太大了,是我省已经发现的最大砖石构宋代古井,在全国也属罕见。”曾江说。

    据他介绍,这口宋代古井还在井栏下砌了一圈花岗岩石层,“这在宋代古井中不多见,可能是因为井太大的缘故。”

    记者发现,井口8片井栏除了一面没有铭文外,其余7面都阴刻铭文。曾江分析,这口井建于宋熙宁七年(1074年),由当时云林院僧人和信徒等募捐而建。

    据宋梁克家《三山志》记载:“云林院,孝顺里,(宋天嘉)二年(1018年)置,旧产钱一百八十五文。”“这口井晚于寺院50多年,当时寺庙香火很盛,所以寺院有经济能力挖井,建造这口井花了不少钱。”曾江说。

    记者查阅了《闽侯县志》,发现县志中所记载的古井直径都是1米多,规模都没有这口宋井大。

    2009年4月,南京发现一口1500多年前的古井,直径为2.6米,被称为南京“井王”。

    古井被埋地下300多年

    记者咨询了云林禅寺僧人道敬。他告诉记者这口古井的曲折故事。

    道敬介绍,1992年,六垱村村民重建云林禅寺,在挖土过程中,大伙发现了这口古井。古井被埋在近两米深的土里。

    “当时这边是一片荒芜,寺院被毁,古井被埋,没有人知道这里曾是香火很盛的云林院。”挖出这口古井后,村民花了10多年时间重建了云林禅寺。

    据道敬分析,云林院可能毁于明末清初。令人称奇的是,被清理出来后,这口900多“岁”的古井井水依然清澈,成为云林禅寺的水源。





 
 


@1999-2020 六维空间网 新国学™ 明品生活™ >  六维空间网 新国学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