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往事旧闻 » 往事旧闻 » 正文

明品生活网:春晚要“切脉”更要减负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来源:辽沈晚报  作者:秋痕  版权声明,必须查看=>点击进入




创作者都要“切脉” 
  春晚是时代变迁的缩影,幕后创作者们,更能体会时代变化的含义。
  创作者们,每年都要“切脉”。早在每年秋天春晚导演竞标时,导演们就要对春晚构思有着完整想法,其中一项就是,看谁能把一年来的大事更具创造性地串联在一起。
  很多节目更是如此,自己的作品在春晚审查中的命中率如何,不光要看节目是否好看,更要把握创作主题能否紧跟时代,有时占到一个好题材,简直是给节目上了一个保险。 
  不过创作者们也有切错脉的时候。黄宏多年的合作伙伴,牛年春晚语言类节目总统筹张振彬就透露,1998年国家经历了抗洪救灾等大事,自己决定把点打在三峡上,但导演组却更青睐于做以海峡两岸为主题的小品。好在他憋了半个月后灵光闪现,后来才有了凌风和黄宏表演的小品《小站故事》。
  春晚是否要减负?
  既然有着国家大事大盘点的定位,导演组们便肩负着“一晚打尽天下英豪”的重任,总想用最高最好最强的水准来看节目,时间长了,就只有“穿新鞋走老路”、“换汤不换药”的份了。
  这也是春晚总是被观众和业内专家所诟病的原因。业内专家,包括很多著名演员都曾不止一次表示,春晚的本源是“春节联欢晚会”,重点在于联欢,但现在各种“热点”板块的打造让春晚更像主题汇报,联欢的氛围越来越淡。
  更有很多观众认为,不求春晚场面多奢华壮观,节目主题多深刻,劳累一年了,春晚给人们一个阖家团聚、开开心心的机会才是正道。
  首席记者 王琳娜 





 
 


@1999-2020 六维空间网 新国学™ 明品生活™ >  六维空间网 新国学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