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往事旧闻 » 往事旧闻 » 正文

明品生活网:千年佛乐 古音重续(1)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来源:香港文汇报  作者:Jina  版权声明,必须查看=>点击进入






    4月4日,河南开封大相国寺,乐僧在演奏《大相国寺梵乐》。资料图片 


    2010年清明节,据宋代手抄密谱排练的曲目,演奏于河南开封大相国寺之中。此举也被视为千年大相国寺佛乐的回归。  


    大相国寺自寺院开山之际,便有佛乐的记载。至北宋年间,大相国寺佛乐名满天下,乃至成为皇家佛乐,被用作国仪,为当时的盛事。佛乐随寺院,几度沉浮,在千年后,依然被后世珍视,并在多方努力下,古音重续。  


    本报记者在千年佛乐重临之际,探访了这一佛家瑰宝。  


    名满天下阅繁华沧桑  


    开封相国寺佛乐自唐代已有记载,至北宋年间,寺院受皇家尊崇,相国寺佛乐也因此发展至鼎盛。据记载,当时每逢大型庆典,寺院主持会向各个寺院发出邀请,800著名乐僧心怀虔诚,聚集在一起协同演奏,笙管齐鸣,从清晨到日暮绵延几日余音绕梁。而在元宵节、端午节这样的民间节日里,寺院乐僧也会演奏梵乐,普天同庆。  


    在皇室的支持下,寺院组成庞大的乐僧团,并修建了演奏佛乐的专门场所“维摩院”,并在大殿前修建专供一般游人和香客欣赏佛乐的“乐棚”。为适应皇室礼仪的需要,佛乐团所演奏的佛乐,也因此更加高超与庄严。以佛乐迎四海香客,千年前,这里是何等的气势恢弘、天下无双。  


    岁月流转、王朝兴替,寺院与佛乐也伴随走过一路沧桑。明崇祯年间,大相国寺在一次人为的黄河决口中被大水淹没。清代两次由皇帝下诏重修,乾隆帝钦赐匾额,佛乐也重现一时繁华。至1927年,冯玉祥主豫,废寺逐僧,致使佛毁僧散乐谱尽失。大相国寺佛乐在其后经历了半个多世纪的静止,一度濒临失传。

 






 
 


@1999-2020 六维空间网 新国学™ 明品生活™ >  六维空间网 新国学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