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往事旧闻 » 往事旧闻 » 正文

明品生活网:甲骨文特长生遭"拒教" "国学偏才"该如何对待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来源:北京晨报  作者:Jina  版权声明,必须查看=>点击进入




因拥有甲骨文的特长,“古文字达人”黄蛉在两年内实现了三本到一本的“两级跳”,从川大锦城学院转入川大本部学习。然而,好事多磨,喜讯传开不久,记者日前从川大返聘教授、专为黄蛉“开小灶”的指导老师何崝处获悉,因为“这个学生有些浮夸”,他已向学校提交了辞呈,不愿意再教黄蛉。而已确认将学籍转入川大历史文化学院的黄蛉也处于“隐身”状态,电话一直关机。(《广州日报》) 


    支持 


    特权应有限度 


    黄蛉从一个几乎落榜的考生成功转入重点大学的经历的确令人艳羡,同时也引发了不少争议。问题的关键不在于其“两级跳”是否符合程序,而是在于其真才实学是否配得上享有这样的“特权”。从目前来看,无论是黄蛉的指导老师何崝,还是他曾就读的川大锦城学院文传系主任毛建华都对他评价不高。何崝甚至直言“这个学生有些浮夸,靠不住”,“他的学习情况并不理想,在甲骨文方面也没有多大造诣。” 


    很少有老师不爱护自己的学生,更何况是专门悉心指导了2年的学生,因此何崝对黄蛉的评价之低让人意外,但他的话显然最具有参考价值。看来,黄蛉的甲骨文功底对于普通人尚可称之为特长,但在专业研究领域的成绩只能说是差强人意。在其表现不算合格的情况下,依然把黄蛉转入川大本部,实际上给予了他过分的“特权”,这不仅是对其他学生的不公平,更容易造成一种负面的示范效应。 


    近年来,高考中用古文写作、以古诗作文的“偏才”、“怪才”越来越多,一旦他们成为社会话题,舆论几乎是一边倒地支持高校对其“法外施恩”。这固然缘于全社会对目前相对僵化的教育评价体系的不满,但是凡事都应有度。在没有对学生的能力进行全面考量、客观判断的情况下,仅凭一篇高考作文便称之为“才”,未免有些轻率,只会适得其反。正是社会对于“不拘一格降人才”的过分热衷,给了部分高校表现“有容乃大”气度的机会,很难说某些高校没有借机炒作的嫌疑。其实剑走偏锋者不一定都是人才,即使学生确有某方面特长,校方也应理性对待,实事求是,不能过分拔高。 


    评判 


    需要师生互信 


    从报道来看,何崝教授是被黄蛉“气”走的。因为黄蛉在接受采访时“信口开河”地说:他会读《文心雕龙》。所以,何教授认为《文心雕龙》跟文字研究没有多大的联系,“他说他在读这个书,就是在吹捧自己”。 


    何教授的一声叹息让人不解。不知道黄蛉这个“特长生”是实话实说,还是自我吹嘘和浮夸。但作为一名“特长生”,会读《文心雕龙》也不必大惊小怪。而身为教授,应为有这样的学生而感到高兴和骄傲。如果黄蛉不会读《文心雕龙》,不懂装懂,在记者面前“黄婆卖瓜”,那么教授完全可以去教教学生,并对他的浮夸行为进行批评,教其做人要诚实的道理。没有必要与学生生气,更不应该对自己学生的人生“轨迹”进行推测。因为,老师不仅仅是教书,还应该“育人”。不但要教学生学会书本知识,还应该教他们学会怎样做人。即使这个“特长生”有些“浮夸”,教授首先要对他以认真负责的态度,关心他、爱护他,帮助其认识自己“浮夸”的错误,使他学会要做个诚实的好学生。作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只因学生犯了“浮夸”的错误,就否定一个人,甚至放弃对他的培养,不觉得太小家子气了? 


    作为“特长生”的黄蛉“气”走了教授,应该说,是负一定的责任。如今一些“特长生”或“尖子生”,仗着自己有点本事,就忘恩负义不知天高地厚,忘记了老师为其付出的劳动和辛苦。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需要老师与学生的互信。作为“园丁”,要有“乐为他人做嫁衣”的付出和奉献精神,甘当“人梯”,为培养人才尽心竭力。但同时,也需要学生们虚怀若谷的精神和谦虚之道。 





 
 


@1999-2020 六维空间网 新国学™ 明品生活™ >  六维空间网 新国学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