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往事旧闻 » 往事旧闻 » 正文

明品生活网:南京发掘嘉庆年间古碑 记载当年政府募捐活动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来源:金陵晚报  作者:秋痕  版权声明,必须查看=>点击进入




昨天上午,在珠江路吉兆营清真寺的翻建工地上,工人们发现运来回填地基坑的泥土里有一块刻有字迹的大青石,工地负责人检查发现,这竟是清朝嘉庆二十三年的石碑,距今已有近200年历史。由于是文物,工地负责人马上联系了文物部门。 

  实习生 张宇
  记者 张清源 卢通
  发现:
  断裂大青石上刻有字迹
  昨天上午,南京下起了濛濛春雨,但并没有阻挡珠江路吉兆营清真寺的翻建工程。工人们驾驶车辆,从三山街洋珠巷拆迁工地上运回渣土,准备回填地基坑。渣土卸下后,工人们发现,渣土中露出一块断裂的青石。由于工地有规定,回填的渣土里不能有石头混杂,他们马上汇报给工地负责人。
  工地负责人朱先生马上过来查看,朱先生发现,远远看去,这块石头上隐约有字迹,好像是刻上去的。他马上让工人将石头挖出。石碑上其中一行字里有“嘉庆二十三年”的字样,从石碑文字的大体内容看,在清朝嘉庆二十三年,当地政府发起了一个活动,并发动当地商铺进行了一个募捐,石碑上记载了捐款的商铺号以及金额。
  朱先生意识到,这块石碑是文物,他马上联系了文物部门。
  检查:
  这是块清代石碑
  南京市博物馆工作人员来到了现场。工作人员先是检查了石碑,而后向工地负责人仔细询问了石碑发现的经过。
  洋珠巷那边的居民说,拆迁地很久以前有一座庙,石碑很有可能就是那座庙里的。“石碑很有可能是很久以前用来盖房子用了,后来遇到拆迁才又重见天日。”南京市博物馆工作人员表示,从石碑的文字内容可以看出,清代嘉庆二十三年,由政府牵头进行了一个募捐,但无法确定这是一项什么活动。
  南京市博物馆工作人员表示,这块石碑还是具有一定研究价值的,接下来他们会派人来将石碑运走,放到博物馆做进一步鉴定。
  推断:
  或为修建大型工程而立
  这块碑究竟是为何而立的?记者请教南京市博物馆专家后得知,这种形式的碑叫功德碑,在我国古代非常常见,即使在现在,这种形式依然存在。
  “在我国古代,修建某项大型公共设施,比如水利设施、防卫设施、寺庙等,往往因为耗资巨大政府无法独立承担,就会由政府牵头,发动当地的乡绅大户进行募捐。”专家表示,功德碑在现存的寺庙里非常常见,因为寺庙一般来说都是通过募捐建成的。
  “从这块石碑上的捐款金额来看,最多的达到每家商号200两白银,少的也有几十两之多,而且石碑还不完整,估算至少有几千两白银之多,这些还不算上政府可能出的部分。”专家表示,确定这块碑为何而立,还需要进一步研究鉴定。
  提醒:
  挖到文物要及时上报
  南京市博物馆一位姓陈的工作人员告诉记者,南京是六朝古都,工地施工的时候挖到文物的几率比较大。因为有法律规定,如果遇到这种情况,现场施工单位需要对出土的物品进行妥善保管,并上报文物主管部门进行处理。
  据了解,挖到的物品如属于《文物保护法》第二条所规定的文物保护范围,原则上归国家所有,除非该文物原属公民个人合法所有,而又不慎遗失,或者是主动进行的埋藏或者隐藏。
  对于所有权人不明的遗失物、埋藏物、隐藏物,应送交国家有关部门,自有关部门发布招领公告之日起六个月内无人认领的,归国家所有。其他没价值的物品,则归挖得人所有。





 
 


@1999-2020 六维空间网 新国学™ 明品生活™ >  六维空间网 新国学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