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往事旧闻 » 往事旧闻 » 正文

明品生活网:西方接受中国另类文化:英国房地产商学风水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来源:金陵晚报  作者:Jina  版权声明,必须查看=>点击进入




 今年4月,一起zhongguo留美学生强奸案引发人们对东西方文化差异的争论。从留学生的父母想“花钱私了”被起诉,到美国检察官最后以“文化差异”为由对他们网开一面,似乎说明一些zhongguo特有的文化逐渐被西方接受。有些人觉得,欧美人一定是从商业和利益原则来判断和容忍某些zhongguo文化的。 
  过去,在欧美国家看来,zhongguo人“爱面子”、为办成事走“关系”,甚至逼着孩子学习、在公共场所高声喧哗等行为和思维方式,都是无法接受的“另类文化”。但现在,欧美人也在或主动或被动地开始接纳甚至效仿。
  不过,文化差异任何时候都不是一把“万能钥匙”,正如德国学者夫罗里扬所说,东西方文化差异是一个很大的话题,要想在国外受人尊重,入乡随俗和遵守当地的法律法规是十分重要的。
  华人送礼求职遭其他族裔恨
  zhongguo留学生唐鹏被指控3月29日在美国艾奥瓦市以租房为由进入被害女子家中,对其实施绑架、强奸。唐的父母4月初赶到美国,因救儿子心切,试图找人用钱来说服被害女子改口供。
  起初,艾奥瓦警方以“贿赂证人,妨碍司法公正”的罪名拘捕、起诉这对夫妇。对这对zhongguo家长的做法,多数美国人表示“根本不能理解”,“简直是愚蠢的行为”。“戏剧性”的是,据当地媒体4月21日报道,唐氏夫妇的指控已被撤销,并办理了出狱手续。当地检察官的解释是,虽然检方有足够的起诉证据,但zhongguo夫妇的行为涉及到“文化差异”,两人在这样做时没有意识到会触犯刑律。
  谈起此案,一名旅居美国的华人学者告诉记者,这件事看上去是中美文化差异“救”了唐鹏的父母,但实质上,并不能表明美国在司法过程中对这种“私了文化”的认可,而且中美两国的交往也远远没有达到在文化层面上相互理解的程度。
  不过,这名华人还是讲了一个有趣的现象。在美国马里兰州一所公立中学,一些英文不太好的华人为应聘保洁员等待遇不错的岗位,向校方送礼。由于礼越送越大,还引发过其他族裔求职者的怨恨。但校方知道华人员工为什么送礼,所以也坦然接受。
  西班牙商人恶补zhongguo“关系学”
  中西文化差异有时候也让华人啼笑皆非。2006年,西班牙马德里一家中餐馆因出售甲鱼被当地警察查封。警方认为甲鱼是欧盟明令禁止食用的“龟”。在庭审时,律师辩称,从zhongguo进口的是“鱼”,不是在欧盟海域捕捞的“龟”。律师还称,zhongguo人吃甲鱼有千年历史,这是中西饮食文化的差异。西班牙法官弄不清控辩双方争执的到底是“鱼”还是“龟”,最后宣判餐馆老板无罪。西班牙媒体评论说:“中西文化差异让西班牙警方白忙活一场。”
  特有的zhongguo文化和思维方式有时候确实能被西方人接受。在众多的中西文化差异中,比较得到认可的是zhongguo的“加班文化”。
  据西班牙媒体报道,西班牙龙头食品企业MERCADONA的老板近日在员工大会上训诫说:“我只要求你们学点zhongguo人的吃苦耐劳精神,哪怕有zhongguo人的一半我也心满意足。”相关媒体评论说,zhongguo文化中的勤劳元素是最打动西班牙人的地方。
  在美国“虎妈的战歌”掀起一阵讨论的狂风后,英国广播公司也播出电视纪录片《英国的“zhongguo虎妈”》。英媒体评论称,如果说人生是一场赛跑,“虎妈”的孩子们已经穿上钉鞋开始跑步,而赛场上的英国孩子可能才刚告别尿布。
  由于zhongguo移民的孩子学习往往名列前茅,英媒分析说,华人基础教育质量高,其中包含的文化因素是华人对高分的预期以及父母施加的压力。不可否认的是,越来越多英国家长开始仿效华人家庭,给孩子请家教补课。去年英国一个教育慈善组织的调查显示,23%英国学生请过家教,这一比例比6年前高出5%。
  有时候,欧洲商人也会主动补上了解“中西文化差异”的课。西班牙巴塞罗那大学的东方文化研究中心、“亚洲之家”等文化机构经常举办zhongguo文化讲座,为与zhongguo打交道的西班牙商人“补课”,其中主要内容就是搞清中文中“关系”的含义。记者也多次被西班牙大公司请去演讲,介绍zhongguo文化。在一家西班牙机械公司任高管的胡里奥说,原先他搞不清楚zhongguo的“关系文化”,认为只要按规定办事就行,现在才知道还要有“潜规则”,生意才好谈成。
  英国安卓信用保险公司的一份报告称,“关系”是在zhongguo取得贸易成功的核心。西方人必须学会用zhongguo人的方式和他们做生意才能成功。该公司甚至列出和zhongguo人的“经商准则”,比如,做好花大量时间的准备,在正式谈论生意前多聊点与家庭有关的事或zhongguo的文化与历史。在德国,甚至出现各种zhongguo文化资讯公司,帮助要进入zhongguo市场的德国公司了解中西文化差异。在课上,老师会教学员如何与zhongguo人干杯、如何送礼等。
  为卖房英房地产商主动学“风水”
  德国国际媒体研究所zhongguo问题专家夫罗里扬对记者说,对中西文化差异认同甚至接受,西方一开始是“被动的”,但随着与zhongguo的经济和文化交流越来越频繁,zhongguo特有的社会习惯或文化强力传到外国,很多人开始认识到与zhongguo的文化差异,并在潜意识里变成“主动接受”。他们对zhongguo的了解越深,就会越喜欢zhongguo文化。这背后有很多直接原因,如在同zhongguo做生意时获取最大利润。
  为迎合zhongguo买家的需求,英国房地产商也开始主动学点“风水”,在兜售房屋时避开“4”这个数字。一名英国房地产商表示:“zhongguo人买房,钱不是问题,风水却要大大讲究。”贝阿特是慕尼黑一家星级酒店的服务员,她告诉记者,为了留住zhongguo客人,酒店让员工学一点中文,在房间摆放电热水壶。对一些zhongguo客人在吃自助餐时的浪费现象,酒店老板也让“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此外,西方一些学者和作家也为减小中西文化差异做了不少贡献。德国作家弗朗索·豪瑟写过一本名为《一切都是神话——20个流行的zhongguo误读》的书。书中反驳了德国流行的20个“zhongguo误读”:如“所有zhongguo人都吃猫和狗”等。德国汉学家兼经济学家卡斯汀·费拉特曾在《法兰克福汇报》撰文说,欧洲人应尊重zhongguo的“文化差异”,不要将自己片面的标准强加给别人。
  华人栽在“zhongguo文化”上也不鲜见
  在国外,千万不要以为“文化差异”就是“护身符”。谈到中美文化差异和文化冲突,人们总能想起名为《刮痧》的电影。据一记者讲,与《刮痧》描述的情节相仿,他在巴塞罗那的一名老乡在给孩子进行刮痧治疗后,脖子上出现几条红印,结果学校报警,称学生遭到母亲虐待。不幸的是,法庭判决“虐待罪”成立,这名倒霉的老乡被拘役20天,禁止和孩子见面3个月。开庭时记者还以证人身份向法官陈述zhongguo文化中“刮痧”的历史和疗效,但西班牙法官根本就无法理解。
  在欧洲,华人“花钱就能办成事”的想法经常碰壁。去年3月,英国曼彻斯特一名华裔妇女4次考驾照都未通过,在第五次路考时,她试图塞给考官500英镑。结果考官立即中止考试,并以贿赂罪将她告上法庭。华裔妇女起初还辩称这些钱是为了“带来好运”,后来才承认试图“贿赂”考官。法庭判决惩罚她做50小时社会服务,并赔偿考官100英镑。
  记者的一个朋友在节日时给英国上司送礼,不料上司当着所有员工面拆开礼品,这让“含蓄”的zhongguo人有点无所适从,心想幸亏没送太贵重的,否则就给同事留下了“贿赂”上司的印象。
  一些“另类”的zhongguo文化已给海外华人带来不少麻烦。据全法zhongguo法律与经济协会副会长赵永升介绍,在巴黎的“唐人街”已不止一次发生华人华侨在举办婚宴时被抢劫团伙洗劫的事件。原因很简单,巴黎华人华侨习惯携带现金,而且在婚礼上会送“红包”。有的富商家的婚宴一场能收上来50多万欧元的现金!一些犯罪团伙了解到华人华侨的这些特点后,才选择在婚宴上动手。
  德国学者夫罗里扬说,东西方文化差异是一个很大的话题,要想在国外受人尊重,入乡随俗和遵守当地的法律法规是十分重要的。比如,在德国生活的日本人偷偷食用鲸鱼肉、爱半夜喝酒唱歌等,在德国人看来,这些被称为“日本文化”的现象都算是陋习。
  在欧美,男士约女友去寿司店约会,被看成有品位,但日本“食鲸文化”始终无法被西方接受,欧美的环境保护组织不惜通过暴力方式对日本捕鲸船提出抗议。日本作家冷泉彰彦提醒日本国民,以寿司为代表的日本食文化在欧美很热,但“食鲸文化”很可能造成欧美人对日本文化的疏远,甚至牵连到日本的观光产业和动漫文化普及。
  旅居美国的华人认为,美国人容忍zhongguo的某些文化现象是有选择的,是以商业和利益为衡量尺度的。比如来美旅游的zhongguo人在专卖店内大声喧哗,多数老板和店员仍会微笑以对。但实际上,对一些zhongguo人插队、公共场所喧哗等做法,美国人是鄙视的。 据环球时报





 
 


@1999-2020 六维空间网 新国学™ 明品生活™ >  六维空间网 新国学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