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往事旧闻 » 往事旧闻 » 正文

明品生活网:粤出台古村落认定标准 开平碉楼年代偏晚难入选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来源:南方都市报  作者:秋痕  版权声明,必须查看=>点击进入




记者昨日获悉,广东省民间文艺家协会专家经过两个月的实地考察后,出台了《广东省古村落认定标准》,全省古村落的普查、认定和命名工作将于近期全面铺开。《广东省古村落认定标准》首度对广东省“古村落”进行了定义,标准是:在广东范围内,清代以前形成的,现存历史文化实物和非物质文化遗产比较丰富和集中,能较完整地反映某一历史时期的传统风貌、地方特色、民俗风情,具有较高的历史、文化、艺术和科学价值的村落。
  省民协专家透露,由于省里保护能力有限,年代稍晚的村落可能无缘列入《广东省古村落》之中,而“开平碉楼与村落”可能落选。但是,副省长雷于蓝日前在联合国世界遗产大会上曾承诺:“广东省政府将全力实现对开平碉楼与村落的完好保护。”这位专家指出,“开平碉楼与村落”很可能成为广东省内其它古村落保护过程中效仿的“楷模”。
  省民协主席罗学光表示,认定标准核心是“古村落中的民风习俗的活态民间文化仍能较好地保留与传承,应有传统的民间文体表演活动和民间工艺美术传承,民间故事、传说较为活跃”。
  罗学光解释,一个村落的生命之“源”往往缩影在非物质文化形态的生活、生产中,找出古村落的非物质文化基因,才能让古村落“活着”,对拯救和保护古村落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他举例道,四会市白龙扶利村堪称zhongguo民间古法造纸第一村,2000多年来该村一直沿用着蔡伦发明的造纸方法。他说:“村后种植的竹林、毛竹造纸的古法工艺到村民的生产、销售,作为有机体系,已经形成古村落存留至今的密码,如果仅保护一些房屋建筑,而在旅游开发中破坏掉竹林、造纸古法的工艺,这个古村落必将走向衰微。”





 
 


@1999-2020 六维空间网 新国学™ 明品生活™ >  六维空间网 新国学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