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往事旧闻 » 往事旧闻 » 正文

明品生活网:京沪话剧努力打造自身风格 在对话之中寻求共赢(1)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来源:人民日报海外版  作者:秋痕  版权声明,必须查看=>点击进入




2012年夏,北京人艺《窝头会馆》、《原野》、《知己》、《我爱桃花》、《关系》5台剧目赴上海演出,这是北京人艺自1961年、1988年之后,第三次大规模赴沪演出。鲜明的现实zhuyi风格、独特的艺术标识和完美的舞台呈现赢得了上海观众的一致喝彩。今年下半年,上海话剧艺术中心制作的《钢的琴》、《大哥》、《共和国掌柜》等剧目也陆续北上,接受北京观众的检阅。一南一北双向互动,两地话剧艺术最高水平的碰撞为我们提供了一个观察zhongguo话剧发展的契机。
剧本仍是话剧的核心:原创与兼容
新时期以来,京沪两地话剧发展经历的复苏、繁荣、徘徊、突围,都与剧本创作成就的高低休戚相关。同时,不同剧作家的写作风格、戏剧观念、文化积淀等也在一定程度上呼应、继承着两地各自的创作传统。北京人艺在上世纪80年代推出的《小井胡同》、《红白喜事》、《狗儿爷涅槃》、《天下第一楼》等,带有强烈人文关怀和精神穿透力,注重于历史、社会、人的反思,结构严谨,人物鲜活,京味儿文化浓郁。而同一时期诞生于上海的《陈毅市长》、《血,总是热的》、《路》、《红房间,白房间,黑房间》、《寻找男子汉》等剧,则紧贴变动的社会生活,触摸时代变迁给普通人精神世界带来的冲击和裂痕,注视大时代背景下的人物群像,结构灵活,时尚、多元。
然而,从上世纪90年代到新世纪的今天,优秀原创剧本的缺失一下子成为阻碍zhongguo话剧向前发展的瓶颈,也成为摆在京沪话剧人面前的紧迫问题。面对话剧编剧队伍缩减、创作人才流失的境况,京沪两个剧院的选择耐人寻味。
从郭沫若、老舍到新世纪以来的刘恒、莫言、邹静之、叶广芩等,用北京人艺院长张和平的话说,作家是北京人艺最为宝贵的创作资源。近些年北京人艺有影响力的原创剧目,作家的参与功不可没。让更多的优秀作家加盟剧本写作,无疑有助于缓解话剧原创剧本缺失的窘境,提高舞台演出的文学品格和文化内涵。同时,作家也在与北京人艺的合作中,丰富着人艺风格的当代意蕴。上海话剧艺术中心则选择了文学作品改编、热门影视剧改编、外国经典剧目等贴近市场、较为稳妥的创作方式,原创剧目也多与都市生活、时尚话题、白领趣味有关,这虽有利于缓解原创剧本缺失带来的演出短板,但在话剧艺术本身的探索上,在处理话剧商品属性与艺术属性的关系上,却一定程度上出现了审美的偏移。
无论采取何种方式,在剧本创作方面,京沪戏剧人都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1999-2020 六维空间网 新国学™ 明品生活™ >  六维空间网 新国学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