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往事旧闻 » 往事旧闻 » 正文

明品生活网:长沙老街巷古井已消失 曾因地势落差井水充沛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来源:长沙晚报  作者:秋痕  版权声明,必须查看=>点击进入






在天心区泉嘶井巷原有古井,相传晚间井中发出嘶鸣之声。王洁 摄

记者 王洁 实习生 田佳玮

伴水而生,因水而灵,长沙这座古城与水井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在天心区泉嘶井巷原有古井,相传晚间井中发出嘶鸣之声,故名泉嘶井。有副街名趣对,将“泉嘶”嵌入联中:东西红木四牌楼,楼中走马;彭左陈洪伍家井,井内泉嘶。

近日,在长沙的老街巷,记者试图去找寻泉嘶井,只是泉嘶井巷的老居民都摇着头告诉记者,由于时代久远,古井早已消失不见。

【过去】因地势落差井水充沛

泉嘶井巷南起西文庙坪,北止上黎家坡。据相关书籍记载,泉嘶井巷存有古代大石磨,磨石上刻槽。从古潭街行至上黎家坡,再转到泉嘶井巷。街道两旁林立着充满古朴气息的房屋,青色的砖瓦让人产生怀旧之感。询问一处民居门口处正在专心看报纸的老人,他摇摇头说,由于时代久远,古井早已消失不见。

“泉嘶井有四口井眼,那时候井很深,水也清。井周围用麻石砌成,还有石阶,井面比地面足足高出了1米多,附近几百户人家都到井边取水,所以街面总是湿漉漉的。”坐在泉嘶井巷2号的“长春影楼”,记者听着居民张国平的介绍,寻找泉嘶井当年的记忆。

74岁的王文治老人家住泉嘶井巷,从小喝着井水长大。提起古井,老人有说不完的话:“我就出生在这里,小时候经常会到井边打水。”老人告诉记者,当年,这附近有很多古井,泉嘶井附近为上黎家坡,因地势原因产生落差,故泉嘶井井水非常充沛。

【现在】城市现代化浪潮中古井已消失

55岁的张国平1984年嫁到长沙,居住在泉嘶井巷。“我刚到这里的时候,井水还是可以饮用的,喝上去很甜。井水分为生活用水和饮用水,附近居民都会到这里打水,用起来很方便。”

“那个年代,长沙曾发过几次大水,因此井水水质受到污染,此后附近居民就很少再饮用井水,只作为洗涤用水。”在泉嘶井巷住了近30年的老居民张国平告诉记者,上个世纪80年代,由于自来水供应充足,井水主要供作生活之用。“直到90年代,随着周围建筑用地的扩张,古井渐渐地被建筑物覆盖,直至消失。”






 
 


@1999-2020 六维空间网 新国学™ 明品生活™ >  六维空间网 新国学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