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往事旧闻 » 往事旧闻 » 正文

明品生活网:挖煤“挖出”的大同煤雕:年销量已经超过2万件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来源:经济参考报  作者:秋痕  版权声明,必须查看=>点击进入




 煤矸石在zhongguo曾经被当做煤炭废品大量废弃,严重污染环境。然而,在山西大同民间艺人手中,煤矸石却神奇地变成了一座丰富的艺术富矿。他们利用手中的刻刀将煤矸石雕刻成一件件精美的艺术品,深受中外游客的喜爱。 
  煤雕最早是由大同市一名叫施玉平的艺人发明的。他久居云冈石窟附近,从小深受雕刻艺术的熏陶,加上当地盛产煤矸石,便萌生用煤矸石制作“煤雕”的创意。2000年,大同市举办第一届云冈旅游节,施玉平用煤矸石雕刻云冈大佛,引起了中外游客的注意。
  施玉平告诉记者,煤雕艺术与乌木艺术有异曲同工之处,尽管质地不同,但是都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更重要的是它体现了大同作为“zhongguo煤都”的煤炭文化,十分具有地方特色。
  煤雕分为两种。一种是先将煤矸石加工成石板,然后进行抛光处理,再在上面用细钢钉和铁锤轻轻凿刻出精美的图案,其手法类似于zhongguo传统的刻瓷。另外一种是将煤矸石直接雕刻成各种造型,然后再进行抛光处理。不管是哪种制作方法,其凿刻的过程都要十分仔细,力道和凿刻点要均匀,否则就会导致雕刻失败。成品的“煤雕”作品乌黑发亮,细腻精美,显示出有别于传统雕刻艺术的独特魅力,具有很高的观赏性,因此多次在全国工艺品博览会上获奖。
  如今,大同煤雕每年的销量已经超过2万多件,并被美国、英国、日本、新加坡等十几个国家的爱好者收藏。此外,煤雕艺术还成功走进云冈石窟,与云冈的艺术和文化结合在一起。一个个云冈石窟的艺术形象在煤雕艺人的刻刀下变得栩栩如生,向中外游客展示着环保的现代理念和弘扬传统的文化精神。
  煤雕艺人张磊说:“煤雕不仅是一个产业,更是一个文化符号,我们希望通过这种独特的煤炭艺术传递更多人文的东西,让人们更加了解大同的历史和文化。”
  (吕梦琦) 





 
 


@1999-2020 六维空间网 新国学™ 明品生活™ >  六维空间网 新国学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