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往事旧闻 » 往事旧闻 » 正文

明品生活网:70岁给7岁写童谣能有童趣吗? 童谣面临创作难题(2)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来源:新民晚报  作者:秋痕  版权声明,必须查看=>点击进入




稿费低青年远离
获得特别奖的巫惟格提出希望,最好年轻人能多写点童谣。他认为年纪大了写童谣,对儿童心理把握得不够好,但现在的年轻创作者们离开童谣比较远。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现象?童谣发表阵地比较少,收益也少是主要原因。姜丽军说,一篇童谣在杂志上发表,100元的稿费就到顶了,“老的小的可以凭兴趣写写,中间的人要养家糊口,单靠这点稿费肯定不行。”另外一方面,她也认为,很多中青年人的童趣反而不及老一代。
记者在颁奖典礼现场随机询问了几位未成年组获奖者的父母是否自己也写童谣,回答多是否定的。问及原因,或是谦虚回答“写不来”,或是笑言“没时间”。但有趣的是,他们表示,在孩子创作童谣时,多少会给予帮助。
有必要培训技巧
上海民间文艺家协会的忻雅华告诉记者,本次参赛的很多作品并不是童谣,而是朗诵诗,没注意到童谣的基本创作要求,比如最好押韵,强调朗朗上口,强调童趣。所以这次评选的获奖作品集《沪上新童谣》除了收入获奖作品外,还对部分作品进行了创作上的点评。
在颁奖典礼上,优秀童谣唱游大赛启动,主办方希望借此推动新童谣的传唱,也吸引更多人参与创作。忻雅华建议说,要吸引更多年轻人参与童谣创作,一方面希望报纸刊物能多一点发表童谣的栏目,另一方面,写作技巧上的培训也是必要的。民间文艺家协会歌谣专业委员会每月举办的沙龙就经常研讨童谣写作技巧,也会与学校合作进行培训,但目前培训对象以学生为主,她认为其实可以针对老师搞一些培训。
特别奖获得者中唯一未退休的王琰玉是嘉定区马陆智慧幼儿园的教师,她说,童谣学习和创作是他们幼儿园的一大特色,老师、家长、学生都参与进来,幼儿园还专门出了一本培训手册,讲解童谣创作的基本原则,包括一些用韵方面的技巧和基本知识,对大家帮助很大。
(夏琦)






 
 


@1999-2020 六维空间网 新国学™ 明品生活™ >  六维空间网 新国学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