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往事旧闻 » 往事旧闻 » 正文

明品生活网:物归原主为何那么难 中国流失文物追索遭遇困局(2)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来源:人民日报海外版  作者:秋痕  版权声明,必须查看=>点击进入




热炒zhongguo文物大发其财
从2009年圆明园流失文物鼠、兔首铜像分别拍出1400万欧元天价,到今次乾隆玉玺较原估价高出5倍之多成交,zhongguo流失文物屡遭拍卖无不牵动海内外华人的心。一方面,国人对此行径扼腕叹息,愤怒声讨;另一方面,拍卖价格节节攀升,让人唏嘘不已。
2010年,圆明园管理处在纪念圆明园罹难150周年之际,曾向全球发出抵制文物拍卖的倡议书。但两年以来,圆明园流失文物多次现身各大拍卖行,倡议书实际已是一纸空文。
“近年来,拍卖的最高纪录就是这些圆明园文物创下的。所以拍卖者永远不会选择合作,因为他们认定贩卖圆明园文物是个好买卖。”欧洲保护中华艺术协会主席高美斯这样说。
国外的拍卖行通过拍卖zhongguo等国流失海外的文物大肆敛财,已经是不争的事实。实际上,多位权威文物专家曾直言,这些文物的实际价值远低于拍卖价格,之所以能不断拍出天价,正是外国人利用zhongguo人购宝心切,从中渔利。
早在2009年圆明园两件兽首在国外被拍卖时,圆明园管理处就曾发表声明称,圆明园历来不赞同中华民族的情感和zhongguo人民的爱国热情被国际上某些拍卖者所利用,因为这将使圆明园流散文物成为拍卖者“漫天要价”的代名词。
而事实上,用钱买回等于变相承认外国掠夺的合法性,并不利于未来索回文物。
文物追索遭遇困局
针对乾隆玉玺拍卖一事,zhongguo国家文物局对外公开表示,zhongguo一贯反对并谴责拍卖非法流失文物的行为,对于任何确认为非法流失的zhongguo文物保留追索权利,希望外国有关机构认真遵守相关国际公约。
按照国际公约,由于战争等原因遭受掠夺的文物,理应物归原主,但因为时间、证据等等诸多因素,很多文物却难以“回家”。有关人士表示,要禁止拍卖行在国外拍卖zhongguo文物,尚存困境。
曾在2009年作为zhongguo律师团代表、赴巴黎追索圆明园铜兽首的律师刘洋表示,国际市场追逐利益的热情和勇气很高。zhongguo无论是官方还是民间,都很难有能力和精力对流失文物进行追索,且追索主体也尚待明确。当前在文物的追索时效等方面,zhongguo的相关法律法规与国际法也不尽相同。
国内法鞭长莫及,国际法没有意义,zhongguo文物监管面临的还不仅是这两种困境,还有更多的尴尬。一方面,若强力介入,不管是通过政府交涉、舆论挞伐还是法治维权,从以往的经验看都收效甚微。另一方面,一些海外拍卖行甚至希望zhongguo方面维权,借以热炒拍品和扬名天下。
刘洋建议我国成立专门机构,整合政府和民间力量,将追索zhongguo文物纳入到一种实质性的工作中。利用1995年6月24日签订于罗马的《国际统一司法协会关于被盗或者非法出口文物的公约》的实施细则,来进行正规的追索行动。






 
 


@1999-2020 六维空间网 新国学™ 明品生活™ >  六维空间网 新国学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