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往事旧闻 » 往事旧闻 » 正文

明品生活网:管理有漏洞遭遇游客素质低 裸露文物保护成难题(1)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来源:北京日报  作者:秋痕  版权声明,必须查看=>点击进入




昨天下午,颐和园涵虚堂南侧月台望柱头被偷走处已经被铁皮施工棚遮住。实习记者 和冠欣摄
最近,先是故宫博物院内一口铁缸被观众涂写上“梁齐齐到此一游”,接着颐和园又曝出南湖岛涵虚堂一个云龙纹石雕望柱头丢失的消息……裸露在外的文物频繁受伤。而且,这些“伤情”最初均是由游客爆料,对此,文物专家谢辰生坦言,管理方必须从中吸取经验教训,彻底查清日常管理漏洞,及时整改。
裸露老物件是否为文物,难定
物以稀为贵,多为贱。在本市的文保单位里,低调地藏着不少身份尴尬的老物件。以故宫御花园为例,一块块不起眼的太湖石都颇有来头,有的是圆明园遗存,有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宋明。然而与展柜里的文物相比,它们的待遇要差得多,除了忍受风吹雨淋外,还屡遭游客攀爬、乱刻。被刻字的大缸,在紫禁城很多地方都有类似陈列。
文物古建里的一草一木一石,到底算文物么?以颐和园丢失的柱头为例,该园认为其可能是上世纪五十年代涵虚堂修复时制作的,目前判断不属于文物。这并未得到业内人士的认同,谢辰生态度鲜明:“故宫也修复过,难道就不算文物了吗?就算不是文物,也不能随意丢失。”还有的业内人士表示,涵虚堂是古迹,望柱头是其中的一部分,即便是修复的建筑构件,也是具有文物属性。更何况故宫和颐和园都是世界文化遗产地,园区内老物件屡屡受损,安保监管是否存在漏洞,应当如何整改,必须引起有关部门的高度重视。
“柱头是不是文物,都必须要保护好。更重要的是吸取教训,尤其是引起其他文保单位的重视。”昨日下午,北京石刻艺术博物馆副研究员刘卫东考察了柱头失踪现场后表示。
文物上刻字罚200元,太少
如果破坏了裸露文物,将面临什么处罚?以故宫博物院“题字”事件为例,遭刻字的大缸位于太和殿广场弘义阁前檐台基下南侧,为清宫遗存的铁缸。目前,字迹已被故宫工作人员清理,未对铁缸本身造成损伤。按照目前的法规,对于刻画、涂污或者损坏文物尚不严重的,由公安机关或者文物所在单位给予警告,可以并处罚款,罚款数额为200元以下。惟一例外是长城,在长城砖上刻画、涂污,如造成严重后果,将对个人处1万元以上5万元以下的罚款。
“这点罚款显然不具备威慑作用。”一位文物一线执法人员透露,“现有法规政策中,破坏文物的最高罚款额为50万元。比如擅自迁移、拆除不可移动文物的行为,才可以被处罚这一数目。”
谢辰生说:“破坏文物并非只有罚款一条路,文物法里明确规定了很多处罚措施,比如尚不构成犯罪的,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文物主管部门责令改正。构成犯罪的,公安部门要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1999-2020 六维空间网 新国学™ 明品生活™ >  六维空间网 新国学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