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往事旧闻 » 往事旧闻 » 正文

明品生活网:央视"谜语大会":向社会征集谜语 选中后严格保密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来源:京华时报  作者:秋痕  版权声明,必须查看=>点击进入




此前,央视《zhongguo汉字听写大会》等节目引爆荧屏汉字“书写”热潮,“听写”第二季还未播如今便已获得8616万元的广告冠名。元宵节期间,科教频道另一档文化赛事《zhongguo谜语大会》也开始蹿红,直播短短3天引来215万人次参与。本报记者采访了节目主创,在总导演刘帆看来,虽然谜语大会看起来形式和“听写大会”有类似之处,但谜语大会更具趣味性,互动性更好,明年还会接着办。  
  前期准备
  筛选谜语严格保密
  《zhongguo谜语大会》节目中出现的谜语五花八门,除了霍去病、辛弃疾、马致远、关汉卿等古代名人,还有满庭芳、满江红等词牌名,连新浪微博、QQ、亲、女汉子等流行语汇都囊括其中,其中“小伙一向很厚道”谜底是央视主持人郎永淳,“阳光帅男”谜底是台球运动员“丁俊晖”,惹人捧腹。
  这些谜语从何而来?据节目总导演刘帆透露,去年12月1日开始节目组在40天内向社会征集谜语,包括经典古谜语,还有猜谜界很喜欢的字谜,也有一些通俗谜语,最终这些谜语要通过中华灯谜学术委员会的专家进行筛选,选中进入题库的约1万条。谜语被选中后,要严格保密。
  环节创意
  明星出谜拉动收视
  节目中有一个环节是由多位名人通过视频拜年的方式一一念出谜题,其中包括音乐界作曲家赵季平、徐沛东,学者阎崇年,影视圈的黄渤、牛莉、霍尊、华少、乐嘉、范明、孙楠等。刘帆称这个设置也是有考虑的,“传统的猜灯谜,可能是一对一的,比较安静的活动。让明星来念,让文字变得有声,在元宵节就更增添了一种亲和力”。刘帆称选择哪位明星念哪道题也有讲究,“比如水均益有国际采访经历,所以请他念国家名‘乍得’;演员梅婷父亲是军人,所以由她出谜题‘代父从军未挂花’”,这样更有贴近性。
  互动人数创下新高
  科教频道副总监阚兆江透露,《zhongguo谜语大会》3天直播,通过手机、网络参与猜谜答题的总用户数达215万,创下央视节目互动人数新纪录,明年还将举办第二季。一档在元宵节档期应景播出的节目,总导演刘帆称开始选择3天直播也是抱着“du一把”的心态,没想到会有这么多人参与。台上选手紧张比赛时,第二现场蒙曼等专家给予猜题观众一些提示,刘帆解释说:“我们开始也犹豫,需不需要第二现场给观众一点提示。如果‘憋着’观众让他们没有一丝成就感,而是只看选手作答,全是挫败感,节目就显得乏味,于是设置专家提示,给观众降低难度”。
  适合电视全家观看
  节目播出后,不少观众仍津津乐道于节目中的谜题,有观众为没猜出一些谜题惋惜,也有观众把题目整理成题库放到网上。谈及这档节目吸引大众的原因,刘帆称谜语节目是很适合放在电视上的,有天然的收视优势,“猜谜看似文字游戏,其实饱含传统文化。一家人可以猜得不亦乐乎,老年人猜出‘墨斗’、‘米寿’会开心,年轻人猜出‘女汉子’等谜语,文化学者也有自己的快乐。我们前期设置谜题时也会划分哪些谜题是专门给哪类观众的,然后有个分布。”
  回应质疑
  偏题只是少数专家来辨别
  节目播出后,也有人质疑题目谜底答案唯一,给孩子传递了一个理念,以为谜语的谜底是唯一的,而且有些题目答案有些偏,比如“驾车不饮酒,饮酒不驾车”的谜底是两个行政用语:开会、出差。
  对此,刘帆称每道题目难度都从1、2、3级有标明,最难的谜语是禁得住灯谜界品读的谜语,这样的高难度谜语每场只有1—2条,其他谜语都不会太偏。对于“谜底答案过于拘泥”的说法,刘帆称设置中华灯谜学术委员会3位专家现场判断的意义,便在于判定哪些是有不唯一的答案,“中华灯谜学术委员会是全国灯谜界最权威的部门,他们在册人数有几万人。比如‘正月十六娶新娘’,谜底成语可以是‘大喜过望’,也可以是‘喜出望外’,这就要靠专家裁判来辨别。”刘帆说,如果答案是标准的唯一答案,也就不需要专家裁决这个环节了。
  节目比较
  “书写”练字“谜语”有趣
  同样是初中生参与比赛、有播音员或明星念出考题,“谜语大会”乍一看与“听写大会”很类似。谈及是否有所借鉴,刘帆称两档节目内核不同,也没有交流,“《zhongguo汉字听写大会》没有节日属性,《zhongguo谜语大会》是专门只在元宵节档期播出。谜语和汉字大赛不同,汉字大家都有储备,谜语大会的一个重要环节是解读谜题的知识背景。”
  科教频道副总监阚兆江认为,《zhongguo汉字听写大会》主要针对的是当下人们提笔忘字、白字连篇的现象,形式上主要是听写,传承汉字的书写;而《zhongguo谜语大会》注重沿袭中华传统风俗习惯,谜语虽由汉字组成,但猜谜内容博大精深,涉及天文地理、历史故事、名著典故、诗词歌赋乃至日常风俗、时尚热词,内涵超过书写范畴。科教频道还将在3—4月推出《zhongguo成语大会》,谈及此阚兆江强调,“zhongguo文化不是每个元素都适合呈现在电视上,这些题材是和电视呈现契合,适合互动。”
  专家解析
  对文化节目百姓有需求
  在综艺娱乐节目遍地开花的荧屏,《zhongguo汉字听写大会》《zhongguo谜语大会》等节目作为纯粹文化节目也开始被大众所关注,谈及文化节目走红的观众心理,中央民族大学副教授蒙曼分析称中华文化DNA是很严肃,老百姓其实本心对于文化节目有需求,“娱乐化”并非是中华文化最本根的东西,“zhongguo文化具有忧患意识,像大人教育孩子方式,都是‘弱不好弄’的方式,教育年幼小孩不能太爱玩耍,古代老百姓看到纸张,即使目不识丁也不会随意毁坏,我们民族文化DNA是很严肃。节目娱乐化繁盛到一定程度上,人们会追求这种回归。”
  在评论人李星文看来,以传统文化作为主题的节目还是很少的,“之前一般节日播出的节目都是录播,这次3天直播是第一次,还和观众有互动,能吸引更多人参与”。从“听写大会”再到“谜语大会”大热,央视还正在快马加鞭筹备《zhongguo成语大会》《zhongguo汉字听写大会》第二季,李星文认为这样的脚步并不算急促:“我们一直引进一些国外模式,但民间对于与传统有关的节目一直很有需求,这样的原创节目还是太少。”高宇飞
  猜一猜
  关注“京华文娱”微信,把答案回复给官方账号,成功答出以下谜语读者,有机会免费获得京华文娱发出的电影票。
  1.九十九(打一字)
  2.玄德在时无祸灾(打一成语)
  3.神权(打三个字植物名)
  4.湖光水影月当空(打一字)
  5.怎么能说是你呢(打外国地名,三个字)
  6.禾薪入门(打《水浒传》人名)
  7.需要一半,留下一半(打一字)
  8.昨夜灯前见,叙后起相思(打食物名字,两个字)
  9.鲁迅行文如流水(打一歌手,三个字)
  10.一把辛酸泪,写成《红楼梦》(打一成语)





 
 


@1999-2020 六维空间网 新国学™ 明品生活™ >  六维空间网 新国学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