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往事旧闻 » 往事旧闻 » 正文

明品生活网:甘肃临洮"全民保护"战国长城 两边将设围栏隔离带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来源:中国新闻网  作者:秋痕  版权声明,必须查看=>点击进入




中新网甘肃临洮3月9日电 (刘玉桃)9日,甘肃临洮县委常委、宣传部长王在凯表示,临洮境内战国土长城有47公里,其中保存较完整的只有13公里。今年将对消失的长城起首处遗存,结合土地开发整理项目划定保护区,设置保护界桩及铁栅栏,设置明显的保护标志牌和宣传牌,使遗址两边形成2米以上的保护带,并和当地民众签长城保护协议,形成“全民保护”长城的意识。 
  王在凯介绍,由于雨水冲刷、自然风化和虫害鼠害等自然因素,以及生产生活中的建设取土、垦地拓路、村民对战国秦长城的保护意识淡薄,加之上世纪六七十年代的平田整地运动,使临洮秦长城遭受到严重的破坏,保存完整的墙体极少,大部分地段时断时续。
  战国秦长城西段首起于甘肃临洮县新添镇,经过临洮县5个乡镇,再经甘肃渭源、陇西、通渭、静宁等县入宁夏回族自治区的西吉、固原和彭阳县后再进入甘肃境内的镇原、环县和华池县,横跨甘肃境内8县及宁夏境内3县,长约640公里。
  王在凯称,临洮县新添镇南坪村望儿咀为战国秦长城西端起首。望儿咀地处洮河东岸高地,西望洮河,东临深沟,北为大碧河,地势险要,此处长城墙体不在,但遗迹尚存。长城由此向东,经峡口、八里铺、龙门、窑店等乡镇跨沟入渭源县境,临洮县境内全长约47公里,全部为黄土夯筑,距今2000多年,遗址周围多为耕地和道路,自上世纪八十年代以来,长城遗址外貌未发生较大改变,依然保持原状。
  王在凯表示,为使战国秦长城完整保护,临洮还将加大深入村社宣传力度,由县文物执法部门出动宣传车,在长城遗址沿线乡镇村社宣传《文物保护法》,同时在长城保存较好区域设置永久固定宣传牌,加强民众的法制教育,增强民众文物保护意识。对长城遗存明显、墙体尚未完全破坏的地段,由临洮县文广局会同当地乡镇与民众签订《保护责任书》,并加大巡查力度,杜绝对遗址的人为再次破坏。
  当日,甘肃临洮县风和日丽,当地农民陆续到田地里开始了一年的耕作。记者在临洮县较高的一山顶发现,土长城沿着连绵起伏的大山延伸到远方,在当地博物馆长的指引下,长城的轮廓依稀可见。从已经断裂的夯土土层,文物专家确认山顶的土层是战国时期建造的土长城,而常年和黄土地打交道的农民并不知情。这些土长城和耕地紧紧相邻,有的已成为多年的田间小路,枯萎的杂草随风飘舞,有的早夷为平地。
  2013年3月,临洮县将长城遗址保护上报到国家文物局立项待批,临洮规划对境内长城遗址进行科学全面保护。重点将采取以下措施:一是夯土补筑,针对遗址局部掏蚀形成的悬空区、凹坑和人工开挖的窑洞进行夯土补筑。二是抢救性加固,对遗存的墙体、烽燧等按文物保护要求,通过专业施工进行抢救性加固,防止其剥蚀、风化和坍塌。三是在鼠害较严重的地段对鼠洞进行回填,灭鼠。四是设立防护围栏、文物保护界桩、文物保护警示宣传牌、文物保护标志,通过围栏、界桩等措施,杜绝人们在农业生产过程中开垦梯田、扩建道路、取土等行为对长城的破坏。
  王在凯表示,将来设想在长城起首地建立占地五六十亩的大型广场,在广场上复制一段战国秦长城,同时,准备搭建长城的原材料,让市民和游客亲身体验修筑长城的不易。(完)





 
 


@1999-2020 六维空间网 新国学™ 明品生活™ >  六维空间网 新国学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