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往事旧闻 » 往事旧闻 » 正文

明品生活网:评论:汉字大赛莫进应试怪圈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来源:沈阳日报  作者:秋痕  版权声明,必须查看=>点击进入




日前,zhongguo汉字听写大会江苏省选拔赛决赛在南京师范大学举行。记者注意到,选手面对“貔貅”“蓬户瓮牖”“胼手胝足”这些词信手拈来,为参加比赛,他们熟背字典,但难倒他们的不是生僻字,而是常用字,甚至连“老妪”的“老”都写得不规范,下面是“匕”,却写成“七”。(4月1日《现代快报》)



这无疑是一个令人匪夷所思的现象。为什么生僻字信手拈来,而常用字反倒写错呢?究竟是选手们准备不充分,还是他们的基础太差?抑或是其他什么原因?据悉,为了参加比赛,学生们争先恐后熟背字词,有的学校为了获得好成绩,甚至让学生死记硬背《康熙字典》。现实是,现在人们多用电脑,有时候提笔忘字。通过举办汉字听写大会这样的活动,有助于让社会加强对语文与汉字书写的重视。但是,正如专家所言,举办汉字听写大会这样的活动,最重要的还是要让孩子们学会规范使用,而不是为了赛而赛——“汉字听写大会不能走进‘应试’的死胡同,不能为了获胜,而专攻偏难怪字,却忽视了汉字的应用”。诚哉斯言!

而从首届zhongguo汉字听写大会的反响情况看,确实存在导向上的偏差。首届zhongguo汉字听写大会因为搞一些偏难怪字考学生而遭人质疑,有人认为这些偏难偏怪的词实际上在生活中并不常见。“如果为了比赛获胜,而让孩子记忆一些死亡的词,就是误导了。”本届汉字听写大会命题组负责人、南师大文学院特聘教授董志翘如是说。不光是zhongguo汉字听写大会,其它电视台的相关字词类节目,同样存在这样问题。作为字词类节目,确实应该在展现汉字文化的魅力、鼓励人们学习汉字、引导人们规范使用汉字等方面发挥作用,而不能单纯为做节目或搞比赛,误导学生死记硬背,甚至专攻生冷偏僻的怪字。走向炫技成了电视节目的必杀技。

这就需要活动组织者在比赛环节上进行精心设计,尽可能全面考核学生的汉字水平。比如江苏这次选拔赛上,有选手将“老妪”的“老”字下面的“匕”写成了“七”,最后被判错,这就是很好的启示。如果比赛中多一些这样的较真,越是简单、常用的字,越是严格进行考核,比答对生僻字更有教育意义。






 
 


@1999-2020 六维空间网 新国学™ 明品生活™ >  六维空间网 新国学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