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往事旧闻 » 往事旧闻 » 正文

明品生活网:张家口“红烧肉石”与台北故宫东坡肉石“认亲”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来源:中国新闻网   作者:秋痕  版权声明,必须查看=>点击进入




中新社张家口5月1日电 (记者 谭地)来自河北张家口的于瑞军1日终于完成了自己的心愿,当天下午,他从大陆带来的“红烧肉石”终于在台北故宫博物院与该院的三大“镇院之宝”——“东坡肉石”见面“认亲”。1日晚,于瑞军通过电话和微信接受了中新社记者采访。 
  于瑞军称,此次见面“认亲”是在台北故宫悬挂的大幅复制品——《清明上河图》的背景下进行的。据台北故宫工作人员方女士介绍,按照惯例,作为镇院之宝——“东坡肉石”原件秘不示人,只有贵客才可能见到其复制品。复制品也是按照1:1比例复制。
  于瑞军分析说,台北故宫所展示的“东坡肉石”可能是康熙年间由阿拉善王府第二任札萨克阿宝王爷进献到宫中的。阿宝王爷曾于1712年和1714年两次应召进宫面见康熙,带去了大量玛瑙水晶等礼物。此外,蒙古部落都有向朝廷进贡年礼的定制,俗称“察给米德”。贡礼或年礼中有肉形石这些俏色玛瑙是正常的。另外,关于“东坡肉”毛孔和皮色的问题,他认为是其表皮毛孔棕眼是纯天然的,不会是人工打磨的。而且皮色也不应该是人工着色的。
  据于瑞军介绍,据内蒙古学者孛尔吉济特达兰太先生考证,他的这块“红烧肉石”也出自当年阿拉善王府。大陆学者杨伯达先生同意这两块“肉石”系“姊妹石”的提法,并题词“天下肉形石、本系同根生”。
  台北故宫研究员邓淑苹女士同意于瑞军的观点并表示,从于先生收藏的这块“红烧肉石”上纯天然毛孔的情况来看,自然中岩石表面的的确确有这种现象。以此推断,“东坡肉石”的毛孔,也可能是天然形成的。
  关于两块“肉石”互称“姊妹石”的提法,邓淑苹女士同意杨伯达先生的看法。她表示,我们搞学术的人欢迎支持这种提法。这种提法不能科学界定,关键是社会的认可度。只要大家都接受,“姊妹石更显两岸一家亲嘛。”
  据了解,4月25日,来自张家口的于瑞军先生携带自己收藏的两块“肉石”赴台展览交流,他的心愿就是期盼自己收藏的“红烧肉石”能与台北故宫的“东坡肉石”见面“认亲”。(完)





 
 


@1999-2020 六维空间网 新国学™ 明品生活™ >  六维空间网 新国学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