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往事旧闻 » 往事旧闻 » 正文

明品生活网:作家刘醒龙:曾侯乙墓旁挖掘了新墓曾侯丙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来源:南京晨报   作者:秋痕  版权声明,必须查看=>点击进入




在正在举行的上海书展上,第八届茅盾文学奖得主刘醒龙推出了一部力作《蟠虺》。蟠虺念(pán huǐ),百度百科上解释为一种青铜器纹。而刘醒龙在与评论家何言宏对谈时表示:“一个记者朋友告诉我,其实蟠虺原来就是醒龙的意思。我的名字和我的书的名字,竟然时空交错一样,通过宿命的关系写出来,当时我有点会心一笑。” 


  《蟠虺》到底讲了什么呢?在思南公馆对谈现场,宣传易拉宝上写着“zhongguo版《达芬奇的密码》”。据介绍,小说围绕着一尊精美绝伦的青铜重器,引无数为名为利为野心者,真可做假,白可变黑,无可生有,翻手为云覆手为雨。


  在对谈现场,刘醒龙花了不少时间来讲述他对于青铜器的理解和探寻。他说:“那种国宝级中的国宝摆了二十年,看过的了解过的何止千千万万,他们为什么就没有想把青铜器写成一部作品呢?”刘醒龙说,“爱好文物的人都知道,曾侯乙编钟是迄今发现的最完整、最大的一套青铜编钟。我曾经想,这有‘乙’就应该有‘甲、丙、丁’吧?但我不是专家,没法去考证,我就在小说里虚构了。但没想到,6月份在湖北省博物馆做发布会的时候,博物馆的方勤了解了大致的情况之后,就再三追问出版社的魏总和谢谨老师,说你们书准确的出版时间是什么时候?我答说4月份。他说太巧了,并称4月份在曾侯乙的墓旁边挖掘了一个新墓就是曾侯丙,我觉得太神奇了!”刘醒龙还笑说,不过这个挖掘才刚刚开始,“这个其实属于内部绝密消息。但让我感受到了一种宿命和机缘。”





 
 


@1999-2020 六维空间网 新国学™ 明品生活™ >  六维空间网 新国学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