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往事旧闻 » 往事旧闻 » 正文

明品生活网:从“80后”黑帮“90后”马仔看遏制文化垃圾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来源:人民网  作者:Jina  版权声明,必须查看=>点击进入




活活打死两人,qiang击致死一人,欺行霸市,敲诈抢劫,看护du场,持qiang贩du……2007年8月,广州警方捣毁了一个重大黑社会性质团伙——“黑龙会”。其中,19名骨干成员均为“80后”,60多名马仔大多是“90后”。广东省高级人民法院在新闻发布上指出,手段凶残,犯罪性质严重,“低龄化”黑帮已非个例,应当引起社会各界的关注。

  十几、二十岁的青少年,已然不能说“少不更事”。但透过“黑龙会”一案,签立“誓死效忠”保证书,共分四层的团伙结构,对成员进行“帮规”考核,“恩威并施”挟持帮众,也反映出与年龄并不相称的“黑道老练”。根据记者观察,几位涉案的“马仔少年”,都骑着摩托车,头发像“古惑仔”,喜欢点上根烟说话。玩世不恭的外表下,回答问题时十分拘谨,会不自觉地往地上看,清涩幼稚的本色在不经意间流露。

  人们常说:孩子是社会的一面镜子。关于“成人文化”对青少年的影响,已有过许多讨论。可是,讨论归讨论,表现颓废、愤世、du品、暴力等社会阴暗面的影视剧,仍然是编剧、导演的猎奇热门;“古惑仔”、“阿飞”等人物俨然成了张扬个性的“偶像”。再加上社会转型时期,某些成年人的困惑与浮躁,纵欲与贪婪下的人性扭曲,对于缺乏辨识能力、处于人生观与价值观形成阶段的青少年,更加容易耳濡目染。

  当然,面对社会丑恶现象,并非所有孩子都会被“传染”。这之中,家庭引导、学校教育往往起着决定性作用。事实上,“问题少年”往往是出于家庭不合、父母离异、学习欠佳、游戏上瘾、老师轻视等原因,先是顽劣叛逆,而后轻微出轨,或遭到羞辱打骂,干脆“破罐破摔”。此时,如果有流氓团伙拉拢诱骗,从“问题少年”到犯罪分子,很可能只在一念之间。

  此外,如果地方治安环境较好,基层管理与防范措施到位,不法分子也难有逞凶、形成黑势力的土壤。如今一些城乡结合部、新兴工业区、外来人员集中地,成为犯罪的“高发带”,表明基层管理的软弱,公安机关的执法缺位。“黑龙会”两名主犯,一名尚处在假释考验期,另一名出狱不久,人们更不禁要问:对犯罪行为并未悔改,假释前提从何而来?快速“二进宫”,劳教效果令人“遗憾”。

  正所谓“一失足成千古恨”。尽管一些法律界人士呼吁挽救失足、浪子回头,但社会与用人单位对“前科”存疑,对既往犯罪性质具有轻重划分,却也不无道理。“黑龙帮”的少年被告在庭审中,依旧嬉皮笑脸、毫无所谓,这怎能让人对他们的未来感到乐观?

  归根结底,加强社会治安综合管理,创造更多先进精神食量,遏制“文化垃圾”滋生蔓延,方能以强势正面力量压倒负面萌芽。防微杜渐,对“边缘家庭”给予更多关怀,对“问题少年”采取特殊引导,才能从根本上减少深渊失足。以法律武器铲除犯罪du瘤,才能确保一方百姓的和谐平安。






 
 


@1999-2020 六维空间网 新国学™ 明品生活™ >  六维空间网 新国学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