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往事旧闻 » 往事旧闻 » 正文

明品生活网:蒲松龄老师故居将原址实施保护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来源:北京青年报  作者:秋痕  版权声明,必须查看=>点击进入




西城区铁门胡同多年前便开始拆迁,近日位于胡同北侧的蒲松龄老师施愚山故居的命运引起文保人士的关注。北京青年报记者昨日从西城区获悉,作为西城区的普查登记文物,该故居将原址实施保护。
  从施愚山并不多的记载中可见,其为安徽宣城人,本名施闫章,字尚白,号愚山,为清初著名诗人,最有名的学生当属清代文学家蒲松龄。施愚山在京的故居位于骡马市大街铁门胡同11号的宣城会馆,为一处四合院。
  如今,铁门胡同11号已完全沦为普通的大杂院,仅门口斑驳的门框和厚重的房瓦,露出这个院子曾有的富贵。门外,由西城区文化委在2013年1月挂上的“施愚山故居”金属牌显示出这是一处文物。
  据胡同的居民介绍,铁门胡同早在2007年便启动了腾退拆迁,但后来不知何故一度停滞,今年腾退工作又重新恢复。
  幸运的是,施愚山故居和其他几处大杂院保留至今,但施愚山故居内已看不到像样的老房子,只有拆迁留下的残墙断壁,以及近几年居民盖的违建房屋。租住在院里的李女士说,目前院里还有5户外地人,住在每月租金700元到1000元不等的低矮平房里。施愚山故居是否会随着铁门胡同一同消失?对此,西城区文化委有关负责人回应称,该故居是在第三次文物普查期间被发现的,随后西城区将其确立为普查登记文物,并挂牌加以保护。“虽然施愚山故居现在连区级文物都不算,但同样受到文物法保护,严禁拆除。”该负责人表示,故居今后的修缮和利用,还要进一步研究确定。(记者 李天际)
  摄影/本报记者 袁艺





 
 


@1999-2020 六维空间网 新国学™ 明品生活™ >  六维空间网 新国学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