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往事旧闻 » 往事旧闻 » 正文

明品生活网:路遥文学奖公布 获奖者称不知此奖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来源:北京晚报  作者:秋痕  版权声明,必须查看=>点击进入




12月3日是已故作家路遥诞辰65周年纪念日,昨天下午,在去年此时争议声中发起的首个民间文学奖“路遥文学奖”公布评选结果,57岁的湖南作家阎真的长篇小说《活着之上》最终获奖,并将得到十万元奖金。路遥文学奖评委会秘书长萧夏林在投票后向现任中南大学文学院副院长的阎真发信息“恭喜你获得首届路遥文学奖”,然而阎真却回复他:“这是什么奖?你是谁?”作家阎真在接到北京晚报记者的采访电话时语气激动,用浓浓的湖南话:“原来是真的!之前收到一条短信我还没弄明白,真是我啊?那我太幸运了,太幸运了!” 
  昨天上午经过9位评审的投票,阎真的小说因其“语言朴实、结构严谨、人物鲜活、叙事富有张力,以绝对的真实书写zhongguo大学精神全面崩塌的事实,展现强大的批判现实zhuyi文学精神获得评委青睐”,由一审二审评委组成的9个联合评委中,五人投了阎真的《活着之上》,两人投了刘庆邦的《黄土地》,另外两位评委弃权。
  路遥文学奖的设立曾因路遥家属的反对一度争议重重,昨天组委会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颁奖前曾向路遥女儿路茗茗和路遥弟弟王天笑等路遥家人发出邀请,但无人出席。路遥文学奖的发起人之一高玉涛承认,路遥的家人至今仍旧不接受文学奖,“给路茗茗发短信,她没有回复,给王天笑发短信,他回复说自己有事儿来不了。”
  记者致电路茗茗,她称自己并不在京,“我现在很忙,对于这件事我的态度一直很明确,全权委托十月出版社回应。”随后记者联系到路茗茗指定的发言人十月出版社的张引墨,她表示路茗茗自始至终都是反对这个文学奖的,不会参与此奖的任何活动。
  高玉涛说,自己当初邀请路茗茗当评委会监事会的主席,但她也没有回应。“其实我们关系很好,路遥家里我之前帮过很多忙,她一开始是同意的。她妈妈和她两个人还请我吃过饭,说谢谢我对路家的帮助。后来她突然就不同意了。”高玉涛说,自己在许多场合也会见到路遥家人,“她的反对是件好事,这样我们更有监督。”而秘书长萧夏林则更加直截了当地说“路家人的反对也不是简单的事情,有出版社很多的利益牵扯在里边。”
  高玉涛曾经为了路遥文学奖的“户口”问题,将奖项上报zhongguo文联备案,“他们没有回复啊,没有禁止就是可以嘛”。如果被禁止了怎么办?高玉涛说“那我们就去台湾大学办,或者去别的高校,再或者到路遥的家乡。总之我们会办下去。”
  高玉涛介绍,路遥文学奖的资金在150万左右,其中100万是一位艺术品公司老总捐赠的,“他现场拿出了100万现金,还有就是我和另一位发起人高为华每人各拿了20万现金”。高玉涛介绍说,除了得奖者的10万元奖金,大部分的钱花在了四次初评评审上。
  路遥文学奖的观察员、媒体人解玺璋坚决支持民间办文学奖,大胆表示“家属的意见不重要”。“这个奖的身份问题是,它是个纯民间组织的奖项,不被官方承认,也不被文学界承认,家属至今也不太同意,所以大家都让我不要蹚这浑水。”解玺璋说,家属并不是最重要的阻力,“主要是文学界的排挤”。他认为,文学的发展需要民间力量的介入,“因为体制的力量把文学的创造性限制住了。”解玺璋说,“我接触过鲁迅家里的人,都不认可这个奖,前几天我看见鲁迅的孙子,问他怎么看鲁奖,他很尴尬,说不出话来。”
  对话获奖者阎真
  “十万块,这么多啊,太震撼了”
  记者:听说您得了路遥文学奖,您知道这件事了吗?
  阎真:路遥奖?是评小说的?长篇还是中短篇?
  记者:长篇小说,您是本届的获奖者。
  阎真:我不知道啊,之前有个人给我发短信,我还没弄明白,真是我啊?你是第一个给我打电话的,那我太幸运了,太幸运了!是我写的《活着之上》吗?我开心啊,但这是我半个月前才写完的啊,怎么可能啊。
  记者:说是最后一刻发现的这部作品。
  阎真:我觉得太突然了,因为小说的单行本还没出来,只是在《收获》杂志上先发表了。小说是27万字,发表了19万字。之前有个朋友找我要完整版,我也没有多想,就把完整版发给他了,没想到是用来评奖,他都没跟我说哎。
  记者:与您一起入围的还有贾平凹的《老生》。
  阎真:我就是觉得不可能吧,怎么可能呢,很意外。贾平凹是大师级的人物,写得肯定比我好啊,可能因为我是个新人吧,他们要发掘一些新人,我是个小人物。
  记者:您还会有十万元的奖金。
  阎真:十万块啊,这么多啊。我真的太震撼了!我到现在还没有接到通知啊,没人跟我说啊。
  记者:现在路遥文学奖的争议很大,您是怎么看的?
  阎真:可能是不是就是因为争议很大,相持不下,所以我就占了点便宜,一点都没有什么背景。对于争议我觉得没关系啊,这对一个奖来说是很正常的。哪个奖没有争议,茅(盾文学)奖的争议还不够大吗?我自己都觉得有些东西都是有争议的,文学奖本身没有问题,但是获奖作品每次都会有很多争议,鲁奖今年评的那个诗人争议更大啊。
  记者:您会去领奖吗?
  阎真:一定会去,不去对不起这个奖啊。
  延伸
  获奖作品最后一刻被发现
  阎真的小说《活着之上》几乎是在最后时刻被评委们发现。路遥文学奖秘书长萧夏林今年11月中旬听说《收获》发表阎真的《活着之上》之后,非常期待。11月18日,萧夏林购买到《收获》,看了觉得不错,第二天马上给一审评委快递过去。
  路遥文学奖三个月初评一次,每年评选四次挑选入围作品。叶兆言的《很久以来》,刘庆邦的《黄泥地》在前两次胜出,第三次则空缺。第四次评选,阎真《活着之上》胜出。
  第四次评选包括9到12月出版的近40部作品,像贾平凹的《老生》也在列。路遥文学奖评委会非常忧心,在《活着之上》之前,人气较高的刘庆邦的《黄泥地》争议也较大,有人坚决主张评《黄泥地》,有人说《黄泥地》问题较多,主张首届空缺,有人主张贾平凹的《老生》。评委会秘书长萧夏林向几个大刊主编询问,有没有好作品因为zhengzhi敏感未出版,如果有可以让作家发在网上,进入评选程序,结果是没有这样的作品。在评委读了《活着之上》之后,大家认为《活着之上》文学性厚重性批判性都够,是路遥文学奖期待的作品。本报记者 陈梦溪





 
 


@1999-2020 六维空间网 新国学™ 明品生活™ >  六维空间网 新国学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