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往事旧闻 » 往事旧闻 » 正文

明品生活网:清代名儒汪中新墓落成 在小区内还原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来源:扬州日报  作者:秋痕  版权声明,必须查看=>点击进入




三位扬州学派大儒墓冢全部建成
  阮元、焦循、汪中三位清代名儒同为扬州学派代表人物,为扬州文化留下辉煌篇章。近年来,阮元、焦循墓在经过修缮后均得到了很好的保护。经过政协常委、文化学者韦明铧的多次呼吁,作为市级文保单位的汪中墓也终于在城北崭露新颜,韦明铧表示,今年是城庆年,三大清代名儒的墓冢之地将成为新的文化景观,向市民展示源远流长的扬州文化。
  清代名儒汪中墓冢小区内还原
  韦明铧介绍,汪中系清代哲学家、文学家、史学家,与阮元、焦循同为“扬州学派”的杰出代表。乾隆四十二年(1777)为拔贡,后绝意仕进。遍读经史百家之书,卓然成家。韦明铧说,位于城北的汪中墓系不可再生的重要遗迹,如今与小区环境相融合十分巧妙,随着汪中墓的建成,扬州又多了一处重要的人文景观。
  昨天,在佳家花园小区,记者对汪中墓冢的所在地进行探访。高楼的掩映中,一处精致的园林小品静静伫立,葱郁的绿植和波光粼粼的水面给这处景观增添了灵动的气息,沿着石桥走到尽头,就是汪中墓所在地,放眼望去,位于汪中墓附近的一座牌坊很显眼,充满着历史沧桑感。
  墓冢正中的墓碑为清代书法家伊秉绶所题,上书:“大清儒林汪君之墓”;落款为“嘉庆十七年扬州旧守伊秉绶题”。墓前,留有“汪中墓”字样的牌坊历经岁月洗礼,仍立于此。
  “这座墓曾经被毁,1984年与牌坊一同复建。”当地人介绍,小区里的汪中墓并没有让人觉得不适,反而给小区增添了幽幽书香之气,由于这里打造得如园林般惬意舒适,不仅成了附近居民散步休闲的理想场所,也是凭吊先贤的绝佳去处。
  三位名儒墓冢全建成,以供后人瞻仰
  随着汪中墓的建成,标志着三位扬州学派名儒的墓冢全部建设保护完毕,让扬州学派的文风得以留存。
  阮元墓位于槐泗镇永胜村,阮元祖茔始建于明朝天启年间,距今已有370多年。
  1983年,由邗江文教部门筹资,对阮元墓墓台进行覆土加固,整治周边环境;2000年,阮元墓被列入隋炀帝陵旅游区规划,2002年10月22日,“阮元墓”被江苏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第五批江苏省文物保护单位。
  位于邗江区方巷镇境内的焦循墓,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年代为清代,面积318平方米,焦循墓由墓冢、墓碑、石栏杆、绿化组成,是邗江区重要的爱国zhuyi教育基地。本报记者 孔茜





 
 


@1999-2020 六维空间网 新国学™ 明品生活™ >  六维空间网 新国学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