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往事旧闻 » 往事旧闻 » 正文

明品生活网:炒疙瘩传人诉北京前门恩元居餐厅 要求停用老字号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来源:法制晚报  作者:秋痕  版权声明,必须查看=>点击进入




 法制晚报讯(记者 王晓飞) 提起炒疙瘩,老北京都会想起建于民国时期的恩元居马家来。解放初期,由于公私合营,“恩元居”改造为北京市恩元居餐厅。2001年,餐厅法定代表人申请注册了“北京前门恩元居餐厅”。
  2009年,马家后人申请了恩元居商标后,将北京前门恩元居餐厅告上了法庭,要求对方停止使用“恩元居”名称并索10万元赔偿。今天上午,西城法院开庭审理了此案。
  在法庭上,被告称自己没有过错,“1956年改制的时候,餐厅便已经与马家脱离了关系。”
  上午9时,原告马毓及代理律师、被告北京市恩元居餐厅的法定代表人郑先生及律师进入法庭。
  马毓是恩元居创始人马东峰的孙女,她诉称,中华老字号小吃品牌“恩元居”创始人马东峰系其祖父,父亲马振国为第二代传人,自己是第三代传人。
  1956年,因公私合营,马家人经营的“恩元居”饭庄改造成为北京市恩元居餐厅。之后,该餐厅断断续续开展经营,后退出市场。2001年,餐厅法定代表人向工商局申请注册“北京前门恩元居餐厅”。
  2005年,前门一带进行商业改造,北京恩元居餐厅停业。
  2009年,她与父亲及家人协商后,向国家工商总局商标局提交商标注册申请,对由马家传承至今的“恩元居”字号进行了系列的商标注册保护,并于2009年经国家商标局批准获得“恩元居”的三大类商标专用权证书。
  2013年9月,被告公司开始重新使用“老字号恩元居”对外宣传,在网页上多次使用“恩元居”,在餐厅对外牌匾上,突出使用“恩元居”大字,店内醒目位置高挂已停放不用多时的“恩元居”牌匾;墙上醒目位置还悬挂“恩元居”的简介。
  原告认为,被告行为侵权,遂起诉请求法院判令被告在对外宣传中停止使用“恩元居”名称,并索赔10万元。
  ●被告 恩元居餐厅改制时已与马家脱离关系
  被告辩称,该公司是经过1956年公司合营后改制的集体企业,对于“恩元居”字号的使用是有历史沿革传承的,虽历经拆迁,但公司营业执照始终存在。
  被告认为,恩元居餐厅是1956年公私合营的集体企业,2001年根据改制政策,原企业职工重新收购企业股份,早已经跟马家脱离了关系。由于餐厅原址拆迁,因此餐厅关闭过一段时间,当时政府以货币形式对餐厅进行了补偿。直到2003年,找到合适地点恩元居餐厅才重新开张。
  “我们对恩元居炒疙瘩的创始人是谁不做评论,但改制时餐厅便已经与马家脱离关系。”被告方表示。
  被告称,餐厅对“恩元居”的使用是有历史沿革传承的,虽历经拆迁,但公司营业执照始终存在。“这几年一直没中断过年检,而马家在九门小吃开设的餐厅资质存疑。”
  “1956年企业改造之后,由于我爷爷已经过世,恩元居餐厅返聘了二爷爷当顾问,继续为恩元居餐厅工作,直至身体不行才退休。”马毓称。
  对此,恩元居餐厅一方承认,法定代表人在上世纪80年代才在恩元居餐厅工作,对之前的历史并不清楚。
  庭上争议
  谁能代表老马家 双方各执一词
  “1980年郑先生参加工作时,恩元居牌匾就在店内,餐厅也一直都有恩元居的字样,我们没过错。”被告代理人称,“我们才是传承,这个店就是老马家当初的店。”
  原告马毓则表示,“很多食客一直在问我前门的恩元居是不是你们马家的,很多食客被前门店误导了。前门恩元居根本不是我们老马家的店。”
  截至记者发稿时止,庭审仍在继续。
  昨天下午,记者来到被告位于西城区仁民路的“前门恩元居餐厅”,在餐厅前,门脸上用绿色字体标注着“恩元居餐厅”5个字,前面写着“北京前门”4个小字。
  虽然正值下班高峰时间,但摆放着十余张餐桌的餐厅内仅有两人用餐。
  在餐厅里,悬挂着“恩元居”的牌匾,侧墙上则张贴着“恩元居”的传承历史。
  看到有记者前来,恩元居餐厅对于其与马家的商标之争,拒绝了采访。
  之后,记者联系到该店法定代表人郑先生,“我们一直就是在经营前门恩元居餐厅,食客过来吃饭,也是冲着恩元居来的,但是这些与马家已经没关系了。”
  记者采访了前来用餐的两名食客,对方告诉记者,听说这家是老北京的名小吃炒疙瘩,“来吃前特意看了一下网上的介绍,这不就是老字号的恩元居吗?”食客称,自己不清楚恩元居存在商标纠纷。
  而另一位食客则告诉记者,他知道以前九门小吃也有一家恩元居,但不清楚与“前门恩元居餐厅”有何关系。
  ●原告
  随后,记者在丰台某小区内见到了恩元居创始人马东峰的儿子马振国,对于恩元居饭馆,七十多岁的马老爷子称,由于恩元居餐厅一直打着恩元居的名义经营,自己已经不再经营饭馆了。
  谈到炒疙瘩的历史,老爷子来了兴致。“原来没有炒疙瘩,吃的都是炒饸饹。”七十多岁的马振国回忆。
  “我父亲民国初年从河间来北京在杂货店里做学徒。当时穷苦人家吃不饱饭,炒饸饹这种面食,制作简单价格不贵,还能填饱肚子,深受百姓喜爱。”马振国说。
  1929年,马东峰变卖河间祖产,在北京留守卫胡同(现在叫朱家胡同)创立了恩元居。改切面片为手工揪面,这才有了炒疙瘩。炒疙瘩最重要的就是手工揪面疙瘩,手工揪出来的才筋道。经过了4年经营,马东峰又在原址东边购置了前门大李纱帽胡同的房产,开了第二家店。
  马振国说,父亲对炒疙瘩几经改良,疙瘩由刀切改为手揪,炒制由用黄酱改为酱油,并分四季加入不同的佐料和菜码。“那时候,北京最繁华热闹的街巷就是我们家那一带。我小时候,经常营业到深夜12点。蹬三轮车的、拉排子车的还有京剧名伶,晚上干完活唱完戏都来店里吃一碗。十余张饭桌,来吃炒疙瘩的人经常排队到胡同口。”
  “店里有仨灶台、3位大厨,还有7名伙计,但总忙不过来,我们经常到后厨帮工揪面疙瘩。”
  “国营企业接手恩元居不久,马家伙计和炒疙瘩的师傅就都走了。2006年筹备九门小吃时,爆肚冯的冯伯对我说,老手艺不能丢,应该传承下去。”马振国称,经过冯伯多次劝说,他们马家同意入伙九门小吃重开恩元居。
  “2009年意识到老北京小吃是一个品牌,就申请了商标。”马毓称。“后来九门小吃生意不太好,加上我们想维护恩元居的品牌,就再也没有经营炒疙瘩店。”
  文/记者 王晓飞
  本版摄/记者 郭谦





 
 


@1999-2020 六维空间网 新国学™ 明品生活™ >  六维空间网 新国学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