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往事旧闻 » 往事旧闻 » 正文

明品生活网:于丹:人生的寒,就是梦想的代价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来源:大河报  作者:秋痕  版权声明,必须查看=>点击进入




7月19日,于丹在北京举行了新书《有梦不觉人生寒》的新闻发布会。于丹在接受记者微信采访时表示:人生不断重复的程序大多相同,而让每个人与众不同的就是关于未来的梦想,“人生的寒,就是梦想的代价”。至于自己的写作是不是鸡汤,“鸡汤”只是一个被标签化的概念,心灵是需要滋养的,这也是她写这本书的初衷。
  十年前,于丹在央视《百家讲坛》用7天解读《论语》,随即红透zhongguo。于丹的这本新书从酝酿到写作历时3年,新作较之前的作品有很大的不同。“过去的作品主要依据一个具体的有限的话题,比如论语、庄子、诗词,而这次的新作包括了经史子集,以及我很喜欢的国画、中医等题材。我想使新作更加亲切、美好、可读。”
  于丹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有梦不觉人生寒”并不是一句可查的典籍,而是一个流传很广的诗句,“我们的梦想总是在年轻的时候很勇敢,然而丰满的理想遇到骨感的现实,便会遍体鳞伤。梦想很容易变成幻想,而幻想有时会变成妄想,有了自信,梦想才能生根长成理想,历经千疮百孔后,我们才能成为真正的自己。人生的寒,就是梦想的代价。”
  说起于丹这个名字,大家自然就会想到国学二字,于丹对此并不回避:“我身上的确有很多标签,到底都有哪些,连我自己都不太清楚,也没空去撕。国学是深植于我们的文化基因和血液中的,我们所做的只是一种唤醒。我希望找到一个大众理解国学的好的形式,把各种国学知识融于其中。”
  于丹说,这本新书有了新的创作手法——是以美文写国文,仍然与她宣传国学的写作初衷一致。面对有人质疑她笔下的美文就是心灵鸡汤而已,于丹回应,“鸡汤”只是一个被标签化的概念,心灵是需要滋养的,这也是她写这本书的初衷。





 
 


@1999-2020 六维空间网 新国学™ 明品生活™ >  六维空间网 新国学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