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往事旧闻 » 往事旧闻 » 正文

明品生活网:上海61家景区推半价优惠活动 引发高客流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来源:新民晚报  作者:秋痕  版权声明,必须查看=>点击进入




截至昨天15:00,野生动物园入园游客达到7.5万人次,创下开园20年新高。2015上海旅游节于前天开幕,同时,沪上61家景区(点)推出半价优惠活动,吸引了超高客流光顾。
  半价优惠激发出游潮
  昨天上午7时左右,很多市民已陆续赶到申城各个景区(点)。“看见有早到的游客,我们人工售票窗口提前开始售票,园区也提前半个多小时开门迎接游客。”上海野生动物园倪丽介绍道,昨天是旅游节的第二天,该园区入园游客创下7.5万次,刷新园区开园20年以来的单日入园游客人数新高;之前,2013年国庆节期间,上海野生动物园曾创下单日入园游客5.2万人次的最高纪录。
  九月是开学季,也是旅游淡季,然而,前天和昨天的申城景区(点)却呈现另一番景象。记者从海洋水族馆、巧克力乐园、欢乐谷等景区(点)获悉,周末两天迎接的游客比往年同期增加两倍至三倍。巧克力乐园往年九月周末的单日入园游客为1000至2000人,昨天和前天共接待了近万名游客;海洋水族馆往年同期单日接待游客五六千人次,这两天日均接待游客数为1.3万至1.4万人次;欢乐谷往年同期单日接待游客七八千人次,这两天共接待了2.4万人次……沪上多个景点接待游客人次比同期大幅增加。
  昨天,记者在东方明珠1号门的门口看到,半价优惠恰逢周末,不少游客一大早赶来排队。东方明珠平时双球参观票要160元,旅游节半价只要80元,所以带着家人一起来看看。由于游客实在太多,上塔观光的队伍排起了长龙,高峰期最长排队时间甚至达到三小时。昨天,东方明珠接待游客2.2万余人。一旁的海洋水族馆门口同样也排起了长龙,队伍长度将近2公里,最长排队时间超过2小时。
  对此,市旅游部门提醒,半价优惠将持续一周,市民游客提前做好出行准备,错峰出游。
  多景点启动应对预案
  在海洋水族馆的门口,记者看到,馆方提前在售票排队区域安装栏杆,将排队等候的游客和行人道进行分离,排队秩序井然;在东方明珠,1号门、2号门前的所有售票窗口均开放,游客只要排队几分钟就可买到门票。
  上海野生动物园9月12日至9月18日施行门票(成人票)半价优惠活动,启动大客流预案,增加20个人工售票窗口,20台自动取票机全部开启……倪丽介绍道,上午七点左右,售票窗口已经开门迎接陆续抵达的游客。游客大概排队五至十分钟即可买到门票,并可通过28个入园通道快速入园参观。为了让早到的游客提前入园参观,园区提前了半个小时开门。此外,该园还增加志愿者160人负责协助园区检票、售货、指引车辆停车等,45位交警负责南六公路及园区周边交通秩序通畅,55位派出民警及城管负责游客游园安全及园内维持门口次秩序,增加75名环卫保洁人员保障园区环境及厕所的清洁工作等。
  尽管上海野生动物园入园游客创下新纪录,园区内的参观秩序井然。原来,为了将游客进行有效分流,园区内4个表演场全部开放,并安排在不同的时段,对入园的游客进行有效分流。为了让更多游客观赏精彩表演,园方还适当增加了海狮表演的场次,让游客获得更多互动体验。
  “本地型”景点受欢迎
  惠民利民是上海旅游节办节宗旨之一。今年旅游节期间,“乐享金秋上海,畅想多重优惠”连续第三年在旅游节黄金时段推出,全市参与的景区点增至61家,数量较去年同期提升10%。
  “昨天,上海野生动物园内的开放草坪上扎满了帐篷,很多游客携老带幼、举家出游。”游客陈君介绍道,她一直想带5岁的女儿去野生动物园,昨天的气候宜人、恰逢半价优惠日,她就带着全家人自驾出游。由于客流量太大,南六公路曾出现较长时间拥堵,有关方面随即向游客发出预警信息,建议游客选择S2沪南公路下至南六公路由南向北进入上海野生动物园1-4号停车场。
  “外滩、东方明珠等标志性景区(点)对外地游客吸引力更大,上海野生动物园、欢乐谷、巧克力乐园等景区(点)更适合全家亲子游、属于本地型景区(点),因此,游客增加会更明显。”巧克力乐园沈家骏分析道,主要有孩子的家庭都会选择动物园等景点。值得一提的是,受地铁新线路开通利好,游客赴郊区的景点游玩更方便。比如说,去年年底,16号线地铁开通,并设有“野生动物园”站,这极大方便游客出游;欢乐谷也在9号线地铁口设有短驳车站接送游客。
  此外,部分门票相对较高的景区(点)也吸引了较多游客。昨天,记者在海洋水族馆门口看到,20多位年轻人人手一张成人半价票聚在一起、拍合影。其中一位年轻人张小军告诉记者,他们刚参加工作,在张江地区的一家软件公司工作,得知门票半价优惠,他们特意约了20多位同事结伴出游,节约门票费再组织一场同事聚餐。 本报记者 杨玉红





 
 


@1999-2020 六维空间网 新国学™ 明品生活™ >  六维空间网 新国学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