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道学医术 » 中药方剂 » 正文

明品生活网:定心汤_定心-怔忡-生地-用量-



核心提示:《衷中参西》上册:定心汤【处方】龙眼肉1两,酸枣仁(炒,捣)5钱,萸肉(去净核)5钱,柏子仁(炒,捣)4钱,生龙骨(捣细)4钱,生牡蛎(捣细)4钱,生明乳香1钱,生明没药1钱。【功能主治】心虚怔忡。【用法用量】心因热怔忡者,酌加生地数钱。【各家论述】《内经》谓“心藏神”,神既以心为会宇,即以心中之气血为保护,有时心中气血亏损,失其保护之职,心中神明遂觉不能自主而怔忡之疾作焉。故方中用龙眼肉以补心血,枣仁、柏仁以补心气,更用龙骨入肝以安魂

原题:定心汤
词频:怔忡,定心,生地,用量,摘录,处方,用法,页首,医方,气血,功能主治,乳香,启闭,牡蛎,验方,龙骨,甘草


《衷中参西》上册:定心汤

【处方】龙眼肉1两,酸枣仁(炒,捣)5钱,萸肉(去净核)5钱,柏子仁(炒,捣)4钱,生龙骨(捣细)4钱,生牡蛎(捣细)4钱,生明乳香1钱,生明没药1钱。

【功能主治】心虚怔忡。

【用法用量】

心因热怔忡者,酌加生地数钱。

【各家论述】《内经》谓“心藏神”,神既以心为会宇,即以心中之气血为保护,有时心中气血亏损,失其保护之职,心中神明遂觉不能自主而怔忡之疾作焉。故方中用龙眼肉以补心血,枣仁、柏仁以补心气,更用龙骨入肝以安魂,牡蛎入肺以定魄。魂魄者心神之左辅右弼也,且二药与萸肉并用,大能收敛心气之耗散,并三焦之气化亦可因之团聚。特是心以行血为用,心体常有舒缩之力,心房常有启闭之机,若用药一于补敛,实恐于舒缩启闭之运动有所妨碍,故又少加乳香,没药之流通气血者以调和之。其心中兼热用生地者,因生地既能生血以补虚,尤善凉血而清热,故又宜视热之轻重而斟酌加之也。

【摘录】《衷中参西》上册

页首

《三因》卷八:定心汤

【处方】茯苓4两,桂心2两,甘草(炙)2两,白芍药2两,干姜(炮)2两,远志(去心,炒)2两,人参2两。

【制法】上锉散。

【功能主治】心劳虚寒,惊悸,恍惚多忘,梦寐惊魇,神志不定。

【用法用量】每服4钱,水1盏半,加大枣2个,煎7分,去滓,食前温服。

【摘录】《三因》卷八

页首

《简易方》引《叶氏录验方》(见《医方类聚》卷一五○):定心汤

【处方】人参(去芦)3两,白茯苓(去皮)3两,茯神(去木)3两,黄耆(蜜炙)3两,白术2两,赤石脂(研)2两,川芎2两,厚朴(姜汁制)2两,紫菀茸2两,防风2两,麦门冬(去心)1两半,官桂(去皮)1两,甘草(炙)1两。

【制法】上为粗末。

【功能主治】心气不足,营血衰少,多畏不乐,精神昏昧,魂魄飞扬,心神离散,梦中失精,白浊。

【用法用量】每服3钱,水1盏半,加赤小豆70粒,煎7分,去滓,食后通口服。

【摘录】《简易方》引《叶氏录验方》(见《医方类聚》卷一五○)

页首

《古今医鉴》卷三:定心汤

【处方】生地汁半盏,童便半盏。

【功能主治】伤寒愈后,心下怔忡。

【用法用量】上和合,重汤煮数沸服。

【摘录】《古今医鉴》卷三

页首





 
 


@1999-2020 六维空间网 新国学™ 明品生活™ >  六维空间网 新国学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