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人间万象 » 综合动态 » 正文

明品生活网:贵州老人38年雕刻地戏面具 作品网销海内外_平西-正经-木墩-面具-雕刻-贵州省-老人-百艺坊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来源:中国新闻网  作者:秋痕  版权声明,必须查看=>点击进入



核心提示:中新网贵阳12月2日电题:贵州老人38年雕刻地戏面具作品网销海内外记者张伟罩长袍、系丝带、插彩旗,青纱长筒

中新网贵阳12月2日电 题:贵州老人38年雕刻地戏面具 作品网销海内外
  记者 张伟
  罩长袍、系丝带、插彩旗,青纱长筒包脸,额头顶上面具,脸孔朝天45°……这是贵州省安顺市周官村地戏《五虎平西》的开场,村子里的老人们放下烟杆,操起“刀qiang”,表演起40年前他们就熟悉的曲目。
  地戏是流行于贵州省安顺市屯堡人之间的地方戏,其产生与zhongguo明代来自安徽、江苏、江西、浙江、河南等地的安顺屯军有关。据《续修安顺府志》记载,屯堡人最初跳地戏是为了“借以演习武事,不使生疏,含有寓兵于农之深意”。2006年安顺地戏被列入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拥有600多年历史的地戏被誉为“zhongguo戏剧活化石”。
  昔日,地戏表演时,人潮涌动;如今,空旷的庭院里并没有几个观众。周官村大部分年轻人几乎都外出打工。“年轻人也不一定能听懂里面的愁绪。”村里的老人说,“我们祖辈是跟着朱元璋南征来到这里的。流淌在这600年里的,是铁马金戈的历史,是回不去故土的乡愁。”
  66岁的老人杨正经是安顺市下苑村的一位木雕师傅。当地戏还盛行的时候,四面八方的人都涌来这里订地戏面具。每次雕刻他得换上五、六把凿刀、卷起无数木屑,一只眼睛才能浮现。面具用的白杨木硬,横过斧子敲打凿刀顶部才能刻进木头,凿刀顶上开出一朵朵“花”。从早到晚,杨正经坐在门前对着木墩子两天,才能刻完一个面具。
  杨正经从28岁开始跟父亲学习雕刻,从那时候用起的凿刀、木墩至今仍在用。一套凿刀二三十件,最小的只有小拇指指甲盖那么大。“对于安顺人来说,一般每个村寨只演一出戏,只讲一个英雄故事,只配一套面具,这套面具就是戏的灵魂。跳戏的鞋可以是自己媳妇纳的,小道具可以是临时准备的,唯有面具一定得请专业的师傅来做。”
  “我们地戏是敬神的,保护家庭安宁。”杨正经告诉记者,地戏的面具没有“画图”,各个手艺人都是根据书里描绘的形象、依照原材料生长的样子凭自己的构思直接雕刻。全天下没有完全相同的两只面具,经验老道的更是能一眼看出这个面具是谁做的。
  杨正经也有一套自己的戏服,他的面具角色是《薛仁贵征西》里的“秦汉”。他曾听父亲说过,在自己还没出生的1945年,下苑村有七、八十人雕面具;而现在,整个下苑村只有5个人还在从事这一行。
  他试图让两个儿子来继承手艺,小儿子却因为赚不着钱而离乡打工。杨正经很担忧,“我年纪大了就做不动了,身体不好就很难雕下去了。现在做这个单价太低了,搞不到钱,他们都要养娃娃的。”
  让杨正经没想到的是,90后姑娘陈君却试图改变这一切。2012年,陈君来到安顺认识到了地戏文化。为了让这传统些手艺人能“养家糊口”,陈君开了几家淘宝店,把各种安顺的手工艺品都挂了上去,渐渐地,这些逐渐被人遗忘的“神”的面具开始有人问津。
  村里的老人并不知道“淘宝”具体是怎么一回事,但他们却靠着这种便利迅捷的方式,生活得到了改善。以前一个面具卖50元(人民币,下同)一个,现在每卖出一个,杨正经就能赚150元到200元不等。“通过淘宝,我把每个面具的相片打上去,人家需要的话,就来找我订货。现在地戏面具销售到北京、香港、新加坡等地。”杨正经说,这是他从未想象过的,“现在要让下一辈来传承下去了,  通过互联网平台,贵州安顺的地戏也被广为人知。周官村表演队伍里最年长的76岁了,其他大多数人也60余岁,还在跳戏的只剩10余人。好在,留在村子里的年轻人,开始跟随学戏。“咚咚咚咚—咚—”,今天的地戏《五虎平西》演到高潮戛然而止,舞台中央两位老人持刀剑对立。戏收,演员们转身、列队、退场,空气中仍激荡着西域的飒飒风沙。“这是我们老祖宗传下来的东西,不能丢!”
  今天的zhongguo,不管是在便捷的城市或是在偏远的山区,互联网平台正发挥着积极的效应。随着“消费扶贫”理念的推广,zhongguo贫困山区的农产品、手工艺品逐渐打开销路,帮助贫困户“建造鱼塘”、实现了稳定的收入。(完)





 
 


@1999-2020 六维空间网 新国学™ 明品生活™ >  六维空间网 新国学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