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明品生活 » 仪礼习俗 » 正文

明品生活网:外国花甲老人学汉语-你有什么理由不为梦想努力?_迈克-汉语-中国-穆萨-汉字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来源:孔子学院  版权声明,必须查看=>点击进入



核心提示:学写汉字、推广汉语是年轻人的专属?谁说的如今在世界各地,总有这样的老人他们在不经意间爱上了汉语于是重新定义了后半生的追寻八旬老人助力汉语推广在英国卡迪夫大学孔子学院的众多汉语学习者中,

学写汉字、推广汉语是年轻人的专属?

谁说的

如今在世界各地,总有这样的老人

他们在不经意间爱上了汉语

于是重新定义了后半生的追寻

八旬老人助力汉语推广

在英国卡迪夫大学孔子学院的众多汉语学习者中,有这样一位特殊的学员——他年过八旬,在同龄人含饴弄孙、尽享天伦的时候,他选择了开始学习汉语。

红润的脸庞,灿烂的笑容,在花白头发的映衬下,老人更显精神矍铄。在卡迪夫孔院大大小小的活动上,你总能看到他的身影——帮忙布置活动场地,向前来参加活动的当地人普及zhongguo知识,拉着孔院的新老师动情地讲述他和zhongguo的故事。

迈克的文章被发表在威尔士当地主流媒体上

他还总爱向大家“炫耀”从zhongguo买来的写满汉字的领带,还有那条一个冬天都舍不得摘下来的zhongguo红围巾。任凭你向任何一个孔院中外方工作人员问起他,大家都会笑着告诉你,“哦哦,你说的是老爷爷啊!”

他叫迈克·约翰·克劳奇(Michael John Crouch),今年81岁,在卡迪夫孔院学习汉语已经快三年了。

最近,老迈克又成了孔院的大红人,因为他写的一篇关于在威尔士地区中小学普及和推广汉语的文章,在威尔士当地的主流媒体《西部邮报》之《威尔士视野》专栏上发表了!

威尔士《西部邮报》

迈克与zhongguo结缘,那还是三十多年前的事了。1983年,迈克开始在香港学习。一次偶然的机会,他和另外两位瑞典同学、一位澳大利亚同学去了广州。这让迈克心中激动极了,他终于有机会看看zhongguo真正的模样了!

改革开放初期的广州,大街上到处是熙攘的人群,即使在周末,人们也不愿停下忙碌的脚步。用迈克的话说,“zhongguo太不一样了!我觉得zhongguo人勤快又节俭,所以他们能成功!”

这是zhongguo留给迈克的第一印象。不久后,迈克完成了在香港的学业,回到了家乡英国威尔士。

迈克学写汉字

在广州的所见所闻,让迈克日思夜想。他寻求各种机会重返zhongguo,想深入地了解这个“不一样的国家”。

终于,在1988年,他得到了在zhongguo推广英语教育的机会,再次踏上了zhongguo的土地!这一次,他的足迹遍布了整个广东和福建。

“在那么短的几年时间里,广州已经不一样了!我不能想象在将来,zhongguo会变成什么样子!”说起三十年前的事情,迈克依然激情澎湃。

随着改革开放的步伐日益加快,在1991-1994的三年间,迈克又数次来到zhongguo。

各种各样的博览会、商业洽谈和中英学校间的交流合作,给了迈克更多的机会了解zhongguo的全貌和zhongguo人的处世哲学,也让迈克对zhongguo的感觉由最初的“好奇”渐渐变成“爱”。

迈克在春节活动中帮忙

一年后,迈克退休了。也正是从这一年开始,迈克决定把对zhongguo的爱转化为行动。

自1995年起,迈克向英格兰、威尔士地区的教育部门和媒体写信,建议他们扩大与zhongguo的合作范围,并将汉语纳入英国中小学语言教育必修课的范畴。

2002年,迈克的外孙女到了上学的年纪,60多岁的他跑遍了整个英格兰和威尔士地区,只为给孩子找一所开设汉语课的学校就读。

2016年,英国政府宣布正式启动中文教学项目“中文培优项目”(MEP),支持英格兰中学汉语教学。

直到这一次的文章发表,迈克说,“自己写的信至少有三十封了”。

2018年,迈克也有自己的梦想。他说:“我今年已经81岁了,但是我从来没放弃过要再回到zhongguo的梦想。希望今年,我能带着我的外孙女一起去zhongguo,让她也看一看这个神奇的国度!”

花甲老人穆萨的“zhongguo梦”

在苏丹喀土穆,一张简单的塑料方桌就是穆萨(Musa)日常学习汉语的地方。他是苏丹喀土穆大学孔子学院的学员。

赵雅馨说,“我对他印象很深。只要他来上班,你就一定会在门口的大树底下看到他。” 

这棵树下,有一张简单的塑料方桌,上面铺着一块白布,摆着他的黑色公文包。包里永远装着一本《当代中文》、一本《新汉语水平考试真题集》、还有一本彩色的《汉语图解小词典》。

方桌前,穆萨总是端端正正地坐在那里,或写或思,或嘴里念念有词。有时候还会看到他手里握着一支拉着很长的线,需要插电才能使用的点读笔。他一边点,一边跟着读,那认真劲儿活像一个遵纪好学的小学生。

穆萨在练习写汉字

当被问到“你为什么学习汉语?”时,起初穆萨听的不是很明白,待赵雅馨用英语翻译一遍后,他才恍然大悟,然后用磕磕绊绊的汉语说:“啊……我想要去北京”。

“一直以来,我都觉得穆萨是一个不那么聪明的人,汉语图解小词典中的大部分词汇他都通过点读笔掌握了,但是还是不能说出,甚至听不懂一些简单的句子。花费了大量时间,进步甚微。” 

“但他总是那么执着,有时候甚至会跑到我的房间门口喊我名字,让我教他汉语。”赵雅馨说。

记得有一次,教师们还正在餐厅吃早饭,穆萨就拿着一张纸,一支笔,径直走过来说:“写”(他的意思是让我帮他听写汉字),让赵雅馨哭笑不得。

穆萨一个人认真地学习汉语

一天下午,在门口的大树底下,赵雅馨又看到了那个熟悉的身影,穆萨就像一尊精美的雕塑一般,定格在那里,任凭斗转星移,似乎从未离去。

赵雅馨悄悄地走近穆萨,穆萨发现后非常高兴地打起招呼。赵雅馨问道:“穆萨,你今年多大了?”可穆萨还不太能理解这句汉语的意思,于是赵雅馨又翻译了一遍,说罢,穆萨用他磕磕绊绊的汉语说:“啊……我五十九”。

听到这句话,赵雅馨感觉自己像被什么扎了一下。

几近花甲之年的穆萨,心底却仍旧揣着一个小小的“zhongguo梦”——去北京。为实现这个目标,穆萨每天在门口的大树底下,用自己的专注践行着“勤能补拙”这句zhongguo古话。

六旬古巴老人的“汉语梦”

在古巴哈瓦那大学孔子学院,也有这样一位老人,在为他的“汉语梦”而努力奋斗。

考试中认真答题的王波

这位老年学员中文名叫王波,今年62岁。在一群年轻的学生中,头发斑白的王波格外显眼。每天下班后,他在家至少要花一个小时学习汉语。他说,“虽然汉语很难,但只要我加倍努力,就一定能学好!”

王波在家练习的作业

当问及年龄是否会给他的学习带来困扰时,他笑了笑说:“古巴著名的芭蕾大师艾丽西亚·阿伦索(Alicia Alonso)已经96岁了,至今仍活跃在艺术的舞台上。我想像她一样一直工作,我觉得自己的身体还很好。”

王波和他的“小手机”

为了学习汉语,王波想换个好点的智能手机,这样就能像班上其他同学那样,用电子词典等软件辅助学习。

可是购买新手机需要120红(1红约折合人民币7元),这对月薪18.6红的王波来说有些遥远。现在他已经攒了37红,乐观的他相信,总能等到攒够钱的那一天。

年龄从来都不是梦想无法实现的理由

我们为每一个为了梦想努力拼搏的人加油

祝愿所有喜欢汉语的伙伴们

都能实现自己的梦想

在汉语教与学的道路上

遇见更好的自己






 
 


@1999-2020 六维空间网 新国学™ 明品生活™ >  六维空间网 新国学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