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明品生活 » 仪礼习俗 » 正文

明品生活网:你读过隐者的诗吗?那是人生的另一种境界_自己的-归隐-山中-豆苗-田园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来源:唐诗宋词品读  版权声明,必须查看=>点击进入



核心提示:从古至今,中国历史上涌现出了大量的隐士,这些人为了自己心中的某个追求,选择归隐山林,与大自然相伴。他们一般也有着很高的文化素养,而偏居一隅,是为了心中的另一片天地,他们归隐的目的不同,

从古至今,zhongguo历史上涌现出了大量的隐士,这些人为了自己心中的某个追求,选择归隐山林,与大自然相伴。他们一般也有着很高的文化素养,而偏居一隅,是为了心中的另一片天地,他们归隐的目的不同,有的人下定决心誓死不出山林,有的人对于官场的尔虞我诈彻底失望选择归隐避世,而有的人以退为进,归隐只不过是为了更加光明的未来,从他们流传后世的诗篇之中,就可以窥知一二。

 

 

《归园田居 其三》

[魏晋] 陶渊明

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

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

道狭草木长,夕露沾我衣。

衣沾不足惜,但使愿无违。

在南山坡下面种了我的豆子,菜地里面长了很多的杂草,而我的豆苗却很稀疏。早上起床我就去整顿杂草,晚上直到月亮出来了我才回家去。道路狭窄,两旁的草木很是丰盛,叶子上面的露水都打湿了我的衣衫。可是衣服湿了也没什么,只要没有违背我的意愿就好了。

“五柳先生”陶渊明是zhongguo第一位田园诗人,他被称为是“古今隐逸诗人之宗”,所以他的作品很值得细心斟酌。他曾经做过一些小官,最后一次为官不过才八十多天,因为不愿意“为五斗米折腰”而主动的辞官,回归了田园生活。这首诗就是他的田园生活的真实写照。有着自己的一方净土,可以种些豆子,即使是杂草已经盖过了豆苗,他也丝毫不在意,因为重要的是这个过程,而非结果。在乡间,陶渊明可以尽情的体会辛苦劳作的感受,他也兢兢业业,早起晚归,但是却丝毫不在乎露水沾湿了衣服,“但使愿无违”这一句很好的诠释了陶渊明的追求和理想,哪怕身体因为做农活而劳累辛苦,也不要愿意自己的心灵蒙受一丝的尘埃。

 

 

《诏问山中何所有赋诗以答》

南北朝:陶弘景

山中何所有,岭上多白云。

只可自怡悦,不堪持赠君。

你问我这苍苍的山中有什么,我要告诉你,山中有白云。看到这样的白云,欣赏到山中等风景,可是我却不能把这些送给你。

著名的“山中宰相”陶弘景回复齐高帝的邀请出山为官之时写下了这首诗,谢绝帝王的盛情邀约。这首诗通俗易懂,一看便能猜测出他们之间的对话。这山间确实比不得外面世界的富丽堂皇,但是却可以和白云作伴。白云之上,更看得清自己的内心,不必受到世间虚伪的束缚,可能这就是陶弘景的隐士之思了吧。据说,后来齐高帝经常把拿不住的朝堂问题写在纸上让人送到陶弘景的身边,而陶弘景提出一些独特的见解,帮助齐高帝解决困难。

 

 

《山居即事》

唐代:王维

寂寞掩柴扉,苍茫对落晖。

鹤巢松树遍,人访荜门稀。

绿竹含新粉,红莲落故衣。

渡头烟火起,处处采菱归。

静静的把柴门轻掩上,在苍茫的大地间远眺着落日的余晖。鹤栖息在松树之上,而我的房屋破旧不堪,来拜访的人也很少。嫩绿的竹子刚长出来,竹节周围还有白色的茸粉,而荷花已经落下了红色的花瓣。渡口处的烟火升腾,在湖面上采菱的人已经回来了。

王维被称为是“诗佛”,他过着一种半仕半隐的生活,在为官的空闲时间里面,常常去欣赏大自然的景致,淡泊名利。这首诗可以说是他半隐的生活的写照。当繁华落尽,只剩下一个不那么富丽堂皇的房子,在落日的余晖里面,尽情的去感受大自然原始的召唤。王维的内心是孤独的,或许也只能在这样的山水田园之中得到一丝的慰藉。






 
 


@1999-2020 六维空间网 新国学™ 明品生活™ >  六维空间网 新国学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