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帝内经》认为“冬主肾”,“冬三月,此谓闭藏”。冬季草木凋零,是自然界万物闭藏的季节,寒为阴邪,易伤阳气,由于人体阳气根源于肾,所以,寒邪最易中伤肾阳,而我们的身体能否平安过冬,就要依赖我们体内负责过冬的主打脏器——肾,肾就像一块电池,如果电充足了,就能正常使用,在冬季养护具有闭藏功能的肾,就是给身体全面充电。善于养生长寿的人,主要是能审察天地间万事万物进退出入的道理,能适应阴阳消长升降的变化,平时能安养其神气,保护身形健全结实,使病邪无法入侵,寒冷也就无法向他袭击。
肾主冬,主骨生髓,在冬季要注意肾脏和相应功能的保养。冬季肾养生需“闭藏”,意思是冬天要关闭所有的气机进行收藏,人体新陈代谢相对缓慢,阴精阳气均处于藏伏之中,机体表现为“内动外静”的状态,此时应注意保存阳气,这个只要简单的“早睡晚起”一招就可以实现。冬天日照短,早睡保持温热的身体,以养人体阳气,晚起是指在自然界阳气上升之后起床,身体可以补充阳气,躲避阴气。这样各脏器收集的阳气汇集到肾,肾气充沛足以抵挡疾患,养精蓄锐。其实农历的冬季,始于立冬,所谓的“立”就是创建、开始之意。应遵循“早卧晚起,必待日光”的养生之道,在立冬到冬至之间按周易八卦来看,还是属于秋冬之间的。乾卦也属金,而不是水,说明还没到深冬,冬至才是肾气最旺的时候。但老话讲未雨绸缪,所以要想保养某个脏腑和身体的某种功能就要提前着手,最好不要等亡羊了再补牢。
要保证骨的健康就首先要保证肾的健康。火性炎上,水性就下,我们也都知道“水往低处流”的道理。所以人体的脚便显得非常重要。我们的脚底只有一个穴位涌泉,脚心有个人字沟,它就在脚掌前1/3人字沟的交点上。立冬后,每天晚上用热水泡过脚,就用两手大拇指在涌泉穴位上按揉,按完涌泉后用两手手掌搓双足内侧面,也就是脚大拇指侧面这边。这上面可是有很多重要的穴位,肾经、脾经都从这里经过。搓到温热就行了,如果能再按按这里就更好了。脚掌皮层一般比较厚,老年人多体虚乏力,力道不容易渗透,这时做子女的最好能帮帮忙,一边陪父母聊聊天,一边帮父母按按涌泉穴。丈夫妻子也不妨互相帮帮忙,今天你累了我帮你按按,明天我累了你帮我按按。如果没人帮忙也不要紧,自己慢慢按,边看电视边做既不耽误事儿又能保健。
在秋季的时候我们说要早卧早起,按古代的计时法就是早也不要早于鸡叫前起。到了冬天就还要晚一点,一般要等太阳出来了才起。但很多上学上班的人都是天不亮就得爬起来,这也是没有办法的事,有条件的人就尽量多睡一会儿。当然,多睡可不是要太阳晒脊背了才起,那样阳气不得生发,所以我们才会有越睡越不清醒、越睡越累的体会。老年人一般气血虚衰,冬季的起居更应早睡迟起,避寒就暖,绝不提倡“闻鸡起舞”。这也是因为春季的生发之气所必须。一入冬就要注意骨的保养,对老午人来说骨简直太重要了。老年人的骨关系到晚年时光的质量。骨健就能支撑整个身体的重量,能行动,不易骨折受伤,也不会成“弓背奶奶”、 “弓背爷爷”。
冬季应穿得十分保暖,宜居住在不透风的房室内,老年人更应十分注意被寒邪引发感冒而引发咳喘、麻痹、头昏眼花等病。因冬三月,阳气多潜藏于体内,阴气多越于体表,此时老年人多有上热下冷的不适毛病。老年人在冬季不宜多用热水洗澡,这是因为内藏的阳气,如为热烫的浴水所逼必大汗淋漓,老年入骨肉疏薄,应根据自己的体质、爱好,安排一些安静闲逸的活动,如养鸟、养鱼、养花,或练习书法、绘画、棋艺等。如果进行室外锻炼,运动量应由小到大,逐渐增加,以感到身体热量外泄微汗为宜。如果锻炼后感到全身轻松舒畅,精力旺盛,体力和脑力功能增强,食欲、睡眠良好,就说明这段时间运动是恰当的。
冬季为肾经旺盛之时,而肾主成,心主苦,当成味吃多了,就会使本来就偏亢的肾水更亢,从而使心的力量减弱。所以,应多食些苦味的食物,以助心功能,抗御过亢的肾水。同时冬季饮食切忌黏硬、生冷食物,因为此类食物属阴,易使脾胃之阳受损。对于正常人来说,冬季应当遵循“秋冬养阴”的原则,也就是食用滋阴、热量较高的膳食为宜,像藕、木耳、胡麻等皆为有益的食品。
如果进行室外锻炼,运动量应由小到大,逐渐增加,以感到身体热量外泄微汗为宜。
冬天可以多吃羊肉,男女都要多吃。羊肉能够大补虚损,补益元气,能治疗肾脏阳虚,温补暖身,能够治疗脾胃虚寒,即虚寒体质要多吃,健胃壮脾,对脾肾都非常有好处。虚劳瘦弱的体质多吃羊肉可以使人强壮。
狗内也是一样要多吃,补益力气,补脾胃,暖肾脏,强筋健骨,但不宜和杏仁一起服用。还有一味菜补阳——醉虾,就是用酒浸泡活虾服用,可以治疗四肢寒冷、脾肾阳虚。除了牛羊肉之外,其他的温补阳虚的食物,阴虚火旺体质的人都要少吃。
此外隆重推荐核桃,它能治疗肾虚腰痛、耳鸣,滋补肝肾脏,能够治疗肺虚寒,改善肠遒便秘,滋润五脏。长久服用,皮肤细腻光滑,头发乌黑有光泽,可以延缓衰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