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明品生活 » 仪礼习俗 » 文化鸡汤 » 正文

明品生活网:庄子说看书没用 把书中的智慧变自己的才有用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来源:全真道士梁兴扬  版权声明,必须查看=>点击进入




今天糟粕一词被比喻成无用乃至于有害之物,但这个词出自《庄子》中我们今天要讲的故事,如果不正确理解这个词,就很难正确理解这个故事。

糟粕本意是说酿酒剩下的渣滓。是为了让酒好喝,我们要把糟粕去掉,取其精华,所以才有去其糟粕,取其精华之说。

糟粕在古代也不是无用有害的,平常年份可以做饲料,荒年人也不会嫌弃。糟粕虽然没啥营养,但产生精华酒的时候必然有糟粕。

所以璀璨的文明必然有糟粕,这不是说不璀璨的文明就没有,只是这种文明糟粕更多而已。但在今天一说糟粕,有些人想的就是传统文化,这种人里包容点的会说还是有那么点精华,极端点的则全称糟粕。但要谈起西方文明,他们就不会说去其糟粕,取其精华了,好像没有糟粕一样。

今天网络上有不少悟道成功的‘大师’。

如人问“道是何?”

‘大师’答“不可说,说了就错。”

这里的道不可说本出于庄子,在故事开场前,庄子用百来自说这个道理,就怕后人看了成‘大师’这样只知说不出,不知言不尽意。

我们zhongguo人一直崇拜书本,尊重知识,这项传统历史悠久,庄子那时就是“世之所贵道者,书也。”当时人尊重的道,贵重的事物都载于书中了,认为读书可以悟道,可以发现贵重的东西。

庄子认为书就是语言,语言有他的可贵之处,可以传达意,但意之所之难以言传,所以不能完全的传递意思。当时世人贵重书本中的意思,庄子觉得不足为贵,因为看得见、听得着、摸的着的东西不足以描绘大道,所以不足以为贵,因此说知者不言,言者不知,世人不识。

说白了庄子认为言不尽意,这套理论和儒家是对着来的。

《易·系辞》中有:“子云:‘书不尽言,言不尽意。’然则圣人之意其不可见乎?子曰:‘圣人立象以尽意,系辞焉以尽其意。’儒家认为语言能不能传递意思还是看能力高低,圣人可以传尽意思。

魏晋时期这个题目还是当时玄学的主要论点,大才子嵇康继承了庄子的认知有《言不尽意论》,这篇文章已经消失,但我们看他的《声无哀乐论》,就知道他想说的是外界的声音和人内心的思想没有直接的关系,是人根据自身情况的感受理解来感悟声音的。当时欧阳建则主张言可尽意。

在今天还有人研究这个问题,因问题非常纯哲学,再吵下去也不会有一个统一的结论。

庄子认为“言不尽意”,所以他才讲了这个故事。

说是齐桓公小白在堂上读书,有木匠在堂下作车轮。当时没那么多规矩,木匠就想找齐桓公聊聊天,就问“敢问公读的是什么书啊?说的是什么了?”齐桓公就说“这是圣人之言。”

木匠就问“圣人还在吗?”齐桓公说“圣人早就死了。”木匠就说“那么您读的书不过是古人的糟粕啊!”

齐桓公脾气就来了“寡人读书,你做轮子凭什么议论,如果说不出一个道理来,就等死吧!”木匠就说:“臣是拿自己的事想出来的结论,我做轮子榫头砍多少决定成败,我做得是得心应手,内心也知道砍多少合适,但我想给我们儿子说不知道怎么说。所以我七十岁了还是一个人做轮子,古人已经带着他们不能言传的东西一起死了,所以我说你读的不过是古人的糟粕。”

故事是纯寓言,是为庄子“言不尽意论”服务的。所以说这种故事经不起逻辑的推敲,这个木匠不能传递他的技术,不代表所有木匠都不行,如果所有木匠都不行,那么今天应该没轮子才对。

同样按照“言不尽意论”,庄子的弦外之音才是庄子想说的,而不是仅仅是不可说,说了就是错,毕竟《庄子》可是先秦道家诸子里最爱说的。

庄子的弦外之音我们可以从“意之所指”难以言传中看出,他担忧的是后人无法理解,而不是反对人说话。

庄子担心的是大家看书没用,想不到书中“意之所指”是何,只知道看表面的意思,理解不了文字背后想说的真理。

这就像大家读书的时候,书本上的东西是一样的,很多人的学习情况是一样的,考试的分数就是不同。也像“大师”在热衷于断章取义说“道不可说”,以掩饰他杀也不懂,而不是“言不尽意”一样,理解一点半点意思就完全不同了。

就像木匠做轮子要心中有数,要让读书更有用,还需把书中的知识放在心中,变成自己的智慧才能发挥最大的用。

道家对此有复述法,这本是古代师父考校弟子的方法,好看徒弟明白了多少,知道了多少。方法就是把你从书、生活等方方面面感悟到的知识、智慧等有价值的东西用自己的语言复述一遍,(当然最好是写下来,过几天再看以此)在过程中推敲自己的感悟,判断对错,如对则进入心中,如错,则找出对的进入心中。

这个方法对上士来说所得很少,但对广大的中士、下士来说是非常有用的,他最大的好处在于强迫人去思考,以此把知识刻入心中。想了解更多道教相关的玄学、文化、神秘故事,请关注全真道士梁兴扬的微信公众号:chincoo,以及其同名新浪微博






 
 


@1999-2020 六维空间网 新国学™ 明品生活™ >  六维空间网 新国学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