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人生五术 » 人际社交 » 会议社交 » 正文

明品生活网:略论孔子的交友之道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来源:中国国学院  作者:Jina  版权声明,必须查看=>点击进入





只要人类还作为群体生活在一起,朋友关系作为一种基本的人际关系就不会消失。对于交友之道路孔子有许多值得借鉴的思想,主要散见于《论语》诸篇,内容丰富,涉及择友—交友—处友的全过程,但解释较简单,缺乏系统的论述,本文便旨在就此方面内容加以整理、评述。

一、孔子重朋友

   “朋友”这个概念现在一般泛指相交好的人,在古代意指志同道合者。《周礼·地宫·大司徒》:“五口联朋友”郑玄注:“同师口朋,同志曰友”。

孔子把封建社会人与人之间的基本关系分为五种,即父子,夫妇,兄弟,君臣,朋友,并制定了相应的制约这些人伦关系的道德规范。关于五伦比较系统的说法当推孟子:“使契为司徒,教以人伦;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孟子·滕文公上》)这种说法基本反映了孔子的观点。

 孔子把“仁” 作为处理人际关系的根本原则,“仁者,爱人”,理想的人伦关系是:父慈子孝,兄友弟恭,夫和妻柔,朋友以信,对于朋友关系的处理,孔子也本其一贯的“忠恕之道”,“己欲立而立人”,推己及人,与人为善,以真诚平等之心对待朋友,表现出较浓厚的人文与民主精神,具有相当的理想主义色彩。

 孔子“少孤”,三岁丧父,少年丧母,可以说,他成年后的岁月都是在形形色色的人群中度过的。他有后来之成就,也多赖朋友之助,因此,孔子很重视交友,也很乐于交友。“乐多贤友”被他列为“君子三乐”之一,友而贤,多多益善,焉得不乐!“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喜悦的心情更是溢于言表。

 孔子交友的目的从小处言是为了取友之贤加强个人道德修养,把取友作为修己成德的修养方法之一;从大处讲则是为了扩大儒家思想的影响,实现自己的政治理想,推行仁道。他说:“工欲善其事,先必利其器。居是邦也,事其大夫之贤者,友其士之仁者。器之利必经磨砺,亦如士之材德,必事贤友仁,然后得所切磋熏陶而后能成也。”(《卫灵公》)仁者,人与人相处之道,仁德必于人群中磨砺熏陶而成。士之仁者可助己成德,共进于道,大夫之贤者则可支持自己推行仁道,实现政治理想。“内圣”的目的在于“外王”、“修身、齐家”也是为了“治国,平天下”,最终目的是推行仁道,孔子弟子曾参也略识师意,他说:“君子以文会友,以友辅仁”,根本目的在于“辅仁”。

 事实上,从孔子的生平经历看,朋友对他确实关系重大。作为一位杰出的教育家,孔子广招门生,诲人不倦,用儒家的那一套政治学术思想去培养弟子,“师弟子有朋友之道”。(《白虎通义》)在教学过程中,教学相长,师生之间有师友之谊。孔子死后,弟子们继承老师遗志,不遗余力地推行儒家主张,为后来儒家的兴盛打下了基础。儒家的发达与延续不能不说多赖于弟子之力。 

 孔子言行高洁,严于律己,被后人尊为圣人,他的深厚道德修养也得之于朋友的帮助,孔子自谓“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自省也”(《里仁》)见友之贤则思与之齐,取人之长补己之短,见友之不贤则反省自己,引以为戒。朋友之间“切切偲偲”(《子路》)既切磋学问也要互相责善。如此,道德学问自有所进。

 孔子本人敏而好学,学无常师,不耻下问,这是他成为渊博的学者与哲人的重要内因,但同样不能忽视的是,他的一个重要的知识来源——朋友。《学记》指出:“独学而无友,则孤陋寡闻”,因而把乐群、亲师、取友作为重要的学习要求。“学”并非只是文章典籍之类的知识的获得,还包括通过与友交往相处求人生之大道,道之所得本于学,学之所求即在道。孔子之学,以人道为重,斯必学于人以为道,善学则能自得师友。

 孔子也曾几度出仕。他周游列国,广为游说,与士大夫过从较多,取得了一些人的支持与尊重,使孔子有机会施展自己的政治抱负。

由上观之,自然不难理解孔子之重友了。

二、孔子的择友原则与方法

1、“无友不如己者”,“道不同不相为谋”

对于孔子“无友不如己者”(《学而》)这句话,学术界的解释有分歧。有人译为:不要与不如自己的人为友。这与孔子的整体思想有抵触,似不妥,此处的“不如己”训为“不类己”较善,引申为“与己不同道”之意,与孔子的:“道不同不相与谋”(《卫灵公》)意思相近。在择友标准上孔子注重的是“志同道合”,朋友要“合志同方营道同求”共弘儒家之仁道,这是由交友的目的所决定的。孔子鄙视那些追求物质利益,为求食禄而向滨人,他说:“士志于道,而耻恶衣食者,未足与议也”。(《里仁》)

2、益者三友,损者三友。

朋友有“损”“益”两种类型,孔子是主张交益友的。古语说,染于苍则苍,染于黄则黄;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可见,与君子或小人交友结果是不同的,与前者受益,与后者受损,择友不可不慎。那么,何为“益友”,何为损友呢?

“孔子曰:‘益者三友,损者三友。友直,友谅,友多闻,益矣。友便辟,友便佞,损矣。’”(《季化》)这主要是从个人品质的高低上区分益损的。三类益友是指:正直的人;守信的人;博闻广识的人。三类损友则指:惯于装饰外表而内无真诚的人;工于媚悦面善态柔的人,巧言令色的人。对于外表恭敬行为虚伪的人,孔子深为厌恶,他愤怒的说:“巧言、令色,足恭,左丘明耻之,丘亦耻之,匿怨而友其人,左丘明耻之,丘亦耻之。”(《公治长》)孔子广交益友,其道也日益。
3、“听其言,观其行”是孔子了解人的方法,同时也是他择友的方法,孔子弟子宰予善于言辞,孔子听信他的话,以为他很有志气很勤奋,但是后来孔子发现他白天睡大觉,很生气,并认为过去“听其言而信其行”(《公治长》)不对,把它改变为“听其言观其行”。(同上)通过全面观察其言行,孔子要了解的是更深层次的东西:动机、思想、品质。他说:“视其所以,观其所由,察其所安,人焉廋哉,人焉廋哉!”(《为政》)就是说弄清一个人的动机,他所走的道路和他安于什么,不为表面现象迷惑,就真正认识了这个人。对于人的评价要以观察为准,而不可人云亦云。孔子说:“众恶之,必察焉;众好之,必察焉。”(《卫灵公》)正是这个意思。

三、孔子的交友原则

1、  仁义。

孔子以“义”作为行为的准则。他说:“君子之于天下也,无适也,无莫也,义之与比”。
(《里仁》)孔子说:“君子于义为质,礼以行之,逊以出之,信以成之”。(《卫灵公》)仁为“义之本”,义为“仁之节”。(见《礼记·礼运》)“爱由情出谓之仁,节爱理宜谓之义,致爱恭谨谓之礼。”(《韩诗外传》)仁与义不可分割。

《论语》中载有孔子待友的言行。“朋友死,无所归,曰“于我乎殡。朋友之馈,虽车马,非祭肉不拜。”有朋友将死,无处可归,孔子迎之人家,慨然道:“病了在我这儿寄居,死了在我这儿停柩吧!”对朋友可谓尽心竭力,仁至义尽,决非后世任侠好义者可比,朋友间有通财之义,故虽赠车马之重也可不拜,然而对于馈赠的祭肉则必拜,这是孔子尊重朋友的祖考,以示同于己亲之表现。

孔子把仁义作为处世的价值取向,与友相交注重其人格价值与精神追求,君子“谋道不谋食”,对于“志于道,而耻上恶衣恶食者”,孔子抱“未足与议”的轻蔑态度。他认为:“君子义以为上”(《阳货》)“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里仁》)得利之心常常会摧毁某些人求道守义之志。与人交友也同样不能利欲熏心,或为得利而丧失原则,或为利己而损害他人,朋友之间不斤斤计较,患得患失,也不唯唯诺诺,而是“切切偲偲”,存责善之义。

2、  忠信

“子以四教:文、钎、忠、信”(《述而》)忠信指人诚实无欺,尽心竭力的心态,被孔子视为立身之本,一再强调为人要“主忠信”(《子罕》)

信。言之实之谓信,与友相处,孔子更强调的是信。信是“仁”的五德目之一。

孔子把“信”看作立身之本,“民无信不立”,强调“信”在人际关系中的作用。“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大车无軏?小车无軏,其何以行之哉?”(《为政》)人类社会虽有法律契约与道德礼俗的指导约束,但人与人之间若互不信任,则一切人事都无法推进。若使人信己,己必有先信,居心行事诚实无欺,言而有信,曾子把“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作为君子“日三省乎己”的一个重要内容,子夏也认为“与朋友交言而有信”(出自《学而》)。

孔子曾述说自己的志向,“愿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怀之”(《公治长》),他渴望人与人之间建立美好的人际关系,并希望自己能够得到朋友的信任,自然,这是以孔子守信,信任朋友为前提的。

信虽为美德,但在践守时也要注意具体情况具体分析,不合义则不从,不可守小信而毁大义。因此,孔子认为“君子贞而不谅”(《卫灵公》,即是说,君子只固守正道,不拘执小信。言不必信,行不必果。要以义为参照尺度“义之与比”。并说,言必信,行必果是匹夫匹妇之信。

忠。“忠”的情形有类于“信”,也有几种类型,这里也略去属于政治思想范畴的“忠”不讲,侧重于作为伦理范畴的“忠”指待人接物尽心竭力,真诚专一。如:“为人谋而不忠乎?”(《学而》)“与人忠”(《子路》)“忠焉,能勿诲乎。”(《宪问》)“君子有九思:……言思忠……(《季氏》)与人相交要忠诚无欺,要直言不讳,友有过,则“忠告之”,设身处地,无私地为他人着想。曾子把孔子之道概括为“忠恕而已矣”,这是孔子处理人事的一以贯之的总项原则。


3、  恭敬

孔子交友很注意自己的言行举止,务求合乎礼仪,这是态度恭敬的的表现,以此来表达对朋友的感情与尊重,恭敬亦为“仁”之方,子答弟子问仁,曰:“居处恭,执事敬,与人忠”(《子路》)仲弓问仁,子曰:“出门如见大宾,使民如承大祭。”(《颜渊》),人心之仁,温然爱人,恪然敬人,礼则主于恭敬辞让。心存恭敬,则外无傲慢之态。子张问行,子曰:“言忠信,行笃敬。”(《卫灵公》) 朋友虽有“责善”之义。“切切偲偲”,但也应以敬相待。子贡问友于孔子,子曰:“忠告而善道之,不可则止,毋自辱焉。”(《颜渊》)出于忠心而诲之,但忠言逆耳,若不被听从,也不应勉强行之,伤害朋友自尊,自取其辱,而应另寻机会。但“敬”决非一味附和,谄媚,而指与友相处要时刻心存恭敬,同时对待朋友也要有分寸。“朋友数,斯疏矣。”(《里仁》),对待朋友太逼促,太琐屑,就要见疏了。这当然不是指朋友间保持一定距离,尊重对方的个性,给予一定的自由度还是必要的,孔子很赞赏晏婴的交友之道,称他“善与人交,久而不 失其敬”,与人久交而敬意不衰,若无十分的诚意与涵养功夫是不易做到的。

恭敬,决非表面的虚礼,而是发自内心真诚的仁爱的自然流露。孔子自己就很重视言谈举止合于礼,以示其敬,在《乡党》中有许多这方面的描述。

孔子周游列国,皆交其名卿大夫,当他遣使者再向友邦人问候时必再拜而送之,如当面拜所问候之人。鲁大夫季康子送药品来问候孔子,孔子拜而受之,并向使者说明“丘未达,不敢尝。”(《乡党》)谦敬诚恳之态可掬。

子夏说得好,“君子敬而无失,与人恭而有礼,四海之内皆兄弟也。君何患乎无兄弟也。”

恭敬有礼,则易得友,恭敬也应合宜,恭而无礼则劳,恭而有礼则安。

4、  和

有子曰:“礼之用,和为贵,先王之道斯为美;小大由之。有所不行,知和而和,不以礼节之,亦不可行也。”儒家重视人际关系的和谐,认为礼的运用,可贵之处就在于能和。以礼为美,以和为贵,但这个“和”必须“以礼节之”。按照不同阶层间的界限分别用“和”。

在处理个人与群体关系上,孔子亦强调“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子路》)“君子矜而不争,群而不党。”(《卫灵公》)。前名言君子能相和,但不相同,小人只相同,但不相和。和者无乖戾之心,同者有阿比之意。君子有义,故有不同,小人尚利,故不能和。“和”就如五味调和成良,五声调和成乐,声味不同,而能相调和。而“同”则似以水济水,以火济火,所嗜同好,必相互争斗。后句讲君子只是庄敬自守,无乖戾之心,故与人无争,以道处友,以和相聚,故必有群,但无阿比之私,故不党。坚持个人的自主与正义,同时又不破坏团队的和睦,以高尚的人格结交朋友。

四、历史与现实的反思

孔子有着丰富的伦理思想,在其中呈现出理性主义与人道主义的光彩,这虽然使他在当世屡屡碰壁,但其影响却延及后世,深深渗透于我们的民族性格中,成为文化传统的一部分。中国人爱和平,讲信义,与人为善,成人之美,心存仁厚,与人不争,注重礼义,平静和悦的气质中有着明显的儒家风范。在人与人的关系上,孔子强调和谐相处,朋友之间以道相合,以信相处。孔子的学说无论是在当时还是今天都有其不容忽视的意义,尤其在今日之工业社会,文明的进步并未相应地提高人类的道德素质,相反,人的异化,人际关系的冷漠已成为人们忧虑的社会问题,在物质极大丰富的今天,人的心灵却干涸如沙漠,爱在不断的流失。更有人言必称利,朋友的价值仅在于是否对己有用,“酒肉朋友”结党营私,“狐朋狗友”狼狈为奸,一切似乎都染上了商品的味道,“利欲熏心”窒息了纯洁的友谊,人与人之间的真诚关心已象新鲜空气一样越来越难以享受了。正因如此,孔子这位来自二千五百多年前的哲人的呼唤今日仍能拨动我们的心弦。真善美是不配朽的,虽然孔子有其个人与时代的局限,但是其思想中的一些闪烁着人性光辉的东西是永恒的,继续启迪一代代人的心灵。对于儒家的重义轻利倾向,如果把它作为对中国封建社会长期压抑功利主义的一种反正,自无不可,但若矫枉过正,无视存在的不义倾向也是不可取的。

作者:石连同






 
 


@1999-2020 六维空间网 新国学™ 明品生活™ >  六维空间网 新国学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