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人生五术 » 道思维得 » 嘻嘻熙熙 » 正文

明品生活网:季国平:拒绝戏剧评论"一团和气" 呼唤中国的莱辛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来源:人民日报  作者:秋痕  版权声明,必须查看=>点击进入




谈到戏剧评论的现实性和针对性时,我想到了德国著名戏剧批评家莱辛,想到了他的名著《汉堡剧评》。 
  《汉堡剧评》是莱辛当年任汉堡民族剧院艺术顾问时,对上演剧目和表演艺术所发表的评论文章的汇集。如今,莱辛所评论的那些剧目多已不为人熟知,但他所探讨的有关戏剧艺术的普遍意义和重要见解,他的独立思考的理论锐气和倡导的革新精神,他的戏剧批评在方法论方面所体现的鲜明特点,他那纵横捭阖的才气和犀利深刻的笔锋,至今仍然启发着戏剧人。莱辛逝世十八年后,席勒在给歌德的信中感叹道:“毫无疑问,在他那个时代的所有德国人当中,莱辛对于艺术的论述,是最清楚、最尖锐,同时也是最灵活的、最本质的东西,他看得也最准确。”
  对今天的中国戏剧界来说,莱辛的戏剧批评仍然有着重要的借鉴意义。尽管当下的戏剧理论评论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是,存在着问题和不足,戏剧理论评论的生态环境也不理想。比如:关注创作和表演,忽视理论评论的存在作用;追逐喧嚣和利益,不愿坐冷板凳,戏剧批评失去激情和活力;理论评论往往沦为创作的附庸,缺少独立性和自主性;创新能力不强,思想的锋芒和艺术的敏锐大大下降,批评主体自我迷失,等等。
  一旦戏剧理论评论的独立性和主体性失落,戏剧批评成为某些创作者的附庸,媚俗甚至吹捧,失去了独立思考的精神和犀利的思想锋芒,对戏剧发展发挥的作用就会越来越小,位置也只能越来越边缘化,理论评论也就失去了存在的意义和价值。这些年来,由于耐不得寂寞,戏剧评论的队伍已在不断地萎缩,而戏剧批评的精神萎缩则更可怕,也更让人担忧。
  戏剧批评需要批评家主体意识的张扬。当代不少的戏剧评论存在着“一团和气”、媚世“俗气”,缺少的是生气、勇气和锐气,这对戏剧的发展是不利的。其实,许多戏剧界的同行们对于廉价的捧场文章是不欢迎的。批评家不是创作者的门客,彼此间应是知音和诤友,既互相倾慕又互为对峙,各执一方又双向激活。用戏词来比喻,批评家应该是铁面无私的包青天,又是仁厚宽容的刘皇叔,他们与创作者只是扮演的角色不同,彼此信赖,共同努力,同唱一台戏,共谋大发展。
  戏剧创作也需要批评家的参与。我们时而会听到观众对某些新创剧目、特别是某些戏曲新剧目的异议,崇尚华丽、本末倒置,丢了传统、盲目创新,追逐评奖、忘却观众,如此的新剧目不仅唱不响、留不住、传不开,往往还劳民伤财、得不偿失。对此,是需要戏剧理论评论工作者深入思考、中肯分析、敢于直言和积极引导。
  理论评论工作者要有甘坐冷板凳、胸怀大舞台的定力。戏剧批评看似枯燥抽象,却需要立足于广阔的现实语境和深远的历史背景。理论评论工作是小众的,却要具备丰厚的理论修养,广博的人文知识,坚实的学术水准,敏锐的批评眼光,凭借艺术思维的独到魅力和戏剧批评的有力表达,去深刻地影响戏剧创作。
  希望中国戏剧界能够多一些莱辛式的批评家!





 
 


@1999-2020 六维空间网 新国学™ 明品生活™ >  六维空间网 新国学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