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人生五术 » 人际社交 » 焦点大观园 » 正文

明品生活网:《大参考》日本抗震救灾的启示(1)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来源:新闻午报  作者:汀滢  版权声明,必须查看=>点击进入




日本是地震多发国家,但并非受灾最严重的国家。长期抗震,日本在震后救治方面积累了大量技术人才和宝贵经验,他们的紧急救援与防灾体系相当有效,极大地减少了人员伤亡。本文介绍的相关资料,主要以2004年10月23日日本新泻地震为例,介绍日本的抗震救灾经验,以作为汶川地震救灾的参考。
地震信息传递快速准确
2004年10月23日,日本新泻县中越地区发生里氏6.8级地震,死亡40人,受伤4500余人,十万余人无家可归;房屋损坏近14万栋,财产损失约3万亿日元。更严重的一次地震发生在1923年9月1日。当天中午,日本神奈川县小田原近海发生7.9级大地震。房屋建筑倒塌、损毁极其严重,死14.3万人,伤10.4万人,50万人无家可归。
日本全国各地有好几处专门的地震监测中心,地震一发生,监测中心就立即将震级、震源、震中等基本情况传递给国家有关部门。
在地震发生一分钟内,电视台将地震的大致信息迅速告知全国。
日本社会的信息化已非常充分和透明。地震发生后,所有市民从电视、报纸、广播以及各个机构的信息渠道中所获得的信息,几乎都是一样的。电视、报纸和广播记者在现场连续报道,形成了不间断的信息流。而且这些报道非常中性,并不使人感到紧张和恐惧。
政府在第一时间有效反应
新泻地震后,日本政府迅速成立防灾总部,作为对应、救助和灾后重建的最高指挥机构。
日本中央防灾会议是推进综合防灾工作的最高决策机关,会长由内阁总理大臣担任,成员包括所有各部大臣、日本银行总裁、红十字会会长、日本电信电话公司总裁及日本广播协会会长、下设专门委员会和事务局,主要任务是贯彻灾害对策基本法,并根据情况的变化不断制定各种对策,设立必要的行政机构,确定全国性防灾规划及体制。
日本政府应付危机的能力和经验相当成熟,各级政府对地震早已设有应急机构,一旦发生地震就立即投入工作。地震发生后,权威部门对短期内未来地震、海啸和滑坡的可能性进行了预测,并将结果通过媒体公布,让百姓心中有数,对抗震救灾和稳定人心具有积极意义。
在受灾严重的十日町,在地震发生半小时内,市政府全体职员就快速集合到一起,并立即开始收集信息,把地震死伤人数、房屋倒塌情况、断电、断水和交通中断等情况都及时向政府汇报,以供快速决策。在十日町灾区,不仅能看到几处房屋破损倒塌的情景,还不时感受到余震。但大部分市民心情平静、秩序井然,房屋也基本得到修复。这些很大程度上要归功于当地市政府的全体职员连续两天不分昼夜的辛勤工作。
地震发生当夜,全市断电断水,市政府职员在市内各处点燃篝火,聚齐居民,让他们取暖并进行安抚工作。
市政府大楼供电和通讯系统修复后,政府职员就开始通过网络向手机不断发布地震及救援的相关信息。如“会再次发生大地震是谣言,请大家不要慌乱”、“市内各避难所开始有保健医师巡回诊断”等等。
此外,大街上还不断有巡逻车用喇叭告知市民救灾和重建信息,如到何处领取救灾物资等。
10月25日,日本财务大臣谷垣祯一在大阪表示,财务省已经为救灾追加预算。当日,日本住宅金融公库向外界宣布,针对不少居民需要采购昂贵耐火材料、修建耐火性建筑的情况,最大贷款限额被放宽到了1930万日元。
日本各县城市之间都缔结了防灾互助协定,相互协作的救援体制保证了物资的顺利调运。
24日,关越高速路在地震中已关闭,部分路段还出现断裂。不过,按照互助协定,来自东京、玉县、富山县的救援物资都绕道长野县,比较迅速地运抵了十日町灾区。
专业的救援队伍
日本灾害救援队是日本政府于1987年6月建立的,任务是:
快速收集国家和城市重大自然灾害和技术灾害的有用情报,经高技术处理后报给外务省日本国际合作局,并报经济合作局进行选择决策;承担合法渠道的国际灾害救援任务,做到技术装备一流,人员技术能力一流,并具有外语能力;按技术规定和高素质高能力培养的要求,救援队应是人道主义者,同时又是技术上过硬的业务工作队。
日本灾害救援队按国际救援队标准建设,主要包括:SAR(搜索与救援)队;专业救助队;医疗队;生活自给充足的管理队;高效的联络队;按国际救援培训指导教材进行培训的教育队。该队按照规定配备有一百余吨的设备和工具,包括运输与通讯车辆,船只和小型直升机,各类起重、挖掘和装卸工具,搜救仪器,个人全套用具,生活补给储存设备,发电设备等。
日本灾害救援队从成立初期的400人到2002年已扩大到1540人,这些搜索救援人员分别来自日本警察局、日本海岸警备队和火灾管理机构,其中医护人员注册数为614人,有医生201人,护理人员261人,药剂师21人,医务协调人员31人,100个后勤人员。日本灾害救援队在1999年-2001年期间,每年的财政预算为4850万美元左右(含全体职员年工资的1/2),其中的300万美元为设备仪器购置费,年培训演练费为500万美元,紧急需求时可动用的援助费约80万美元。






 
 


@1999-2020 六维空间网 新国学™ 明品生活™ >  六维空间网 新国学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