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人生五术 » 人际社交 » 活动社交 » 正文

明品生活网:三月三同里诗会 中外诗人欢聚古镇话“新诗”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来源:人民网文化频道  作者:秋痕  版权声明,必须查看=>点击进入





“三月三同里诗会”上,中外诗人同台朗诵诗歌。

一年一度的“三月三虎丘诗会”首次离开苏州移师上海同里古镇。

人民网北京4月30日综合讯 自2005年开始"复古"的"三月三诗会",今年首次移师到苏州市区外的上海同里古镇举行。4月8日,来自全国各地以及美国的60多名中外诗人聚首同里,共话“古镇与新诗”。

    每年的"三月三诗会"都有一个研讨的主题,今年的主题被定为“古镇与新诗”。一方是旧时江南、醇正水乡的古镇,一方是以现代汉语诗歌为主要写作样式的诗人,他们之间,将碰出怎样的火花?

    西南交通大学艺术与传播学院教授、著名诗人柏桦认为,在新诗传统中,对古镇写得比较好的,是郑愁予、卞之琳等人,总的来说,汉语新诗对作为行政区划和文化单位意义上的古镇,写得并不多。他还说,昨天去了南园茶楼,感觉非常好,仿佛看到了柳亚子和陈去病在喝酒吟诗,共商大事。同里古镇的那种境界和文化氛围令人流连忘返,在这里研讨新创作无疑是最佳的所在。

    诗人、学者、翻译家周瓒从另一个角度阐发了诗人与地域之间的关系。她在发言中说,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诗人布罗茨基虽然很长的一段时间生活在纽约,但是却从来没有写过纽约,因为“他没有掌握纽约的节奏”。对于许多汉语诗人而言,古镇的节奏是他们不了解的,因此没有作品也属正常。她倒认为,这样的诗会,更多是朋友之间交流的机会。

  苏州诗人李德武认为,读懂了古镇,古镇就是新诗。他说,不能以新诗的标准来衡量古镇。李德武举例说,古镇人对物质的享受,很多就是一种精神享受,这个时候,就很难区分物质和精神的界限。他认为,不论古诗新诗,只有出于内心对生活的赞美,在气息上贯通,才能写出好诗。

  诗人朱子庆说,随着传统文化的复兴,古镇的价值将更加凸显。如何用新诗来体现古镇的传统文化,关键是要吸收旧体诗的精华,融会贯通,传承创新。

  生于松陵镇,但长期身在海外的诗人高兴说,三月三诗会对于自己是双重的召唤。同里与松陵呎尺之遥,来到同里就等于回到了家乡。同里古镇不仅能唤起游子的记忆,而且对于大部分诗人都有吸引力,是诗人创作的源泉。

  在诗会研讨会上,两位来自美国的女诗人尤其受人关注。她们因为爱好中文,长期研究中国当代诗歌的缘故,都为自己取了中文名。她们的中文名字分别是徐贞敏和顾爱玲。她们用流利的汉语表达了对同里古镇的喜欢和向往,也表达了自己对源远流长的中国诗歌的敬慕之情。加州大学东亚系的学生顾爱玲称,“我觉得同里古镇非常美。我是美国人,美国历史短,没有这样的古镇。在美国研究中国的诗歌文化很难体验和感悟到其中的意境。这次到了同里古镇参加这样一个诗会,十分有意义,对自己的学术研究很有帮助。”

  农历三月初三是轩辕黄帝的诞辰日,后人为纪念黄帝的功德,每年此时都举行各种拜祖活动,由此形成了诗歌吟唱习俗。1633年春天,“三月三诗会”首次出现在苏州虎丘,在中国南北各地造成深远泛的影响。当代诗人的“三月三”诗会始于2005年,自此每年一届,诗歌盛会重现苏州。2008年,三月三诗会选择了在同里古镇举行。






 
 


@1999-2020 六维空间网 新国学™ 明品生活™ >  六维空间网 新国学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