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人生五术 » 人际社交 » 会议社交 » 正文

明品生活网:武韬:加强文化软实力建设 推动中华文化走向世界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来源:人民网  作者:Jina  版权声明,必须查看=>点击进入




软实力是一个民族的精神、灵魂和血脉,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思想保障、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一个没有理论思维、没有精神支柱、没有文化素质的民族,是无法实现振兴国家的伟大目标的。

  中国改革开放以来经济建设的伟大成果令世人瞩目,综合国力的迅速提升必然带来文化事业大发展,大繁荣的文化新时代。然而,中国在软实力建设,特别是文化软实力建设方面,有滞后于我国经济发展的明显表现。其一,我国缺乏明确的文化发展战略和国家发展纲要,文化的发展缺乏计划的落实和政府有力的扶植;其二,我们没有成功地将中国特有的文化资源,如长城、熊猫等提升为国家的全球舞台上的有力象征,也鲜有公司、文体人物或影视作品席卷世界的视野;其三,多年来中国图书进出口货易大约是101的逆差,出口的图书主要到亚洲国家和中国港澳台地区,而对欧美的逆差则达到1001以上;其四,对外演出和语言文化交流方面,也处于严重逆差状态。

  中华民族具有5000年光辉灿烂的文明,其文化遗产博大精深,为世人景仰。中国坚持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对广大发展中国家有巨大的吸引力和亲和力。中国推动建设和谐世界,符合一切爱好和平的国家和人民的利益。加强中国文化软实力建设,我们具有得天独厚的条件。但从国家发展战略高度,从民族文化对中华振兴和中国和平发展的重要作用来认识这一问题,就会深深感到我们工作的滞后和面临的严重挑战。加强文化建设“软实力”,实际上是振兴中华民族的“硬课题”,它呼唤所有从事这一工作的部门领导和从业者,要拿出自己真实的“硬功夫”。

  要加强文化软实力建设,推动中华文化走向世界,我认为首先我们在思路上要走出种种误区,下面浅谈自己的一孔之见。

  一、是刻舟求剑还是与时俱进

  中国在日新月异地发展,世界在快速地变化,在全球化和多极化形势下中国与世界之间的关系正在发生历史性的变化。我们的文化工作必须适应时代的发展,与时代同步,迈出坚定而健康的步伐。不能满足于现状,孤芳自赏、固步自封,这实际上是一种刻舟求剑的落后意识。胡锦涛同志日前在中央党校讲话时说:“解放思想,是党的思想路线的本质要求,是我们应对前进道路上的各种新情况新问题、不断开创事业新局面的一大法宝,必须坚定不移地加以坚持”。文化事业大发展的前提是以与时俱进的思想应对新事物和新形势,继续解放思想,解放文化发展生产力,调动广大文艺工作者的创作积极性和高度的历史使命感和责任感。

  二、是盲人摸象还是有的放矢

  全球化大势所趋,世界文化呈现着融合加深的趋势,各种文明在不断交流、融合中得到创新和发展,要推动中华文化走向世界,我们不仅要有海纳百川、有容乃大、和而不同的开放状态,主动参与世界文化的交流和融合,而且要不断加深对其他国家文明的了解和认识,这样才能谋求中西文化的调和与和谐,才能提高中华文化的竞争力与活力。我们的对外文化交流缺乏对其他文化的系统调研,对外交流计划也容易闭门造车,缺乏生气与活力,难以发挥“实效”与“时效”,我们要坚持在对外交流中的有的放矢,有备而去,文化交流的最终目的是提高中国的国际形象而不是为了年终工作总结。

  三、是文化赤字还是赤字文化

  近来,很多同志以不同方式表示对我国文化产业出口逆差的担忧,从多方面建议要迅速消灭这种文化出口事业中的巨大文化赤字,反映了我国各阶层人士的拳拳爱国之心。笔者认为,当前更值得担忧的倒是我国文化事业的发展滞后于日新月异的经济发展,文化产品不能满足广大人民群众精神文化的需求,没有合格的丰富的产品,谈何出口?影视作品越出越脱离时代、脱离实际、脱离群众,大量的宫廷片、武打片,所表现的夺权篡位,杀子弑父,血雨腥风,生编滥造,背离历史,不仅误人子弟,而且在国际上对中国传统文化形象和国家形象极为不利。小品和相声越演越让人笑不起来,越演越低俗。相对中国经济的迅猛发展,反映中国巨大变革新时代的文艺精品跟不上时代的需要。时代在呼唤,人民在期待,我国文化大繁荣的局面应尽早到来。李长春同志指出:“我们要下决心大力发展文化产业和文化贸易,尽快打造一批在国际市场上能够站得住脚的品牌、项目,增强中国文化走向世界的实力。”

  四、是厚古薄今还是推陈出新

  传承和发展民族文化,培育中华民族精神,凝聚民族文化认同,对于提高和扩大中华文化的国际地位和国际影响有着积极的意义。优秀文化传统,是中华民族祖先智慧的结晶,不断创新才是这一传统所以延续的决定性因素。目前在中国掀起一股古代哲学、文学热。我们要清醒地认识传统文化历来存在精华与糟粕,既使是优秀文化传统也需要不断适应时代的发展。文化事业的发展要重视自主创新,毛译东同志多次说过,对于传统文化要去粗取精,去伪存真,取其精华,去其糟粕,还是要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推陈出新,将那些有利于推动建设和谐世界,推动人类文明发展的中国传统文化推向世界,并在与其他文明的接触和交流中融合、创新和发展。胡主席近日说:“要大力推进文化创新,全面推进文化体制改革,最大限度地焕发广大文化工作者勇于创新的积极性,使全社会的文化创造力充分释放、文化创新成果不断涌现,使当代中华文化更加多姿多彩,更具吸引力和感染力。”对于加强文化软实力建设,推动中华文化走向世界特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一)制定国家文化发展战略,坚持树立“软实力是国家重要国力”概念,确定国家对外文化交流发展纲要。加大政府对我国文化建设方面和对外文化交流方面的奖金、政策和人力资源方面的扶植,我国的外贸出口有出口退税等一系列鼓励政策,为什么文化产业的出口就不能呢?

  (二)吸收人类文明成就,根据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经验,通过文化产品向全世界展示中国的先进文明形态,充满活力的文明创新、和谐、包容的社会形态、民主与法制的国家特色及以人为本的社会管理。

  (三)文化建设同样存在“节能减排”的任务。中国仍是发展中国家,国力有限,要在文化建设中,特别是对外文化交流中注重实效,不搞虚架子和形式主义。要把国家的投入用在刀刃上,充分发挥中央和地方两个积极性,将文化事业发展的成果真正惠及全体人民。要整合人力资源,防止人才的巨大浪费,将那些国内文艺骨干、文艺评论家以及那些熟悉西方事务和国际关系准则的有经验的专家、学者(特别不可忽略长期在国外工作的驻外大使、文化参赞,他们既了解驻在国情况,同时拥有发展对外文化交流的丰富人文资源)集中起来,专门研究国家文化发展战略及国家形象策划方面的策略、目标及任务,以打造中国的“软实力”。同时,文化建设也存在排污的艰巨任务。胡主席在中央外事工作会议上明确指出,“世界不同文明的交流继续发展,但国际思想文化领域的斗争依然深刻复杂”。要重视我国的文化安全。目前中国14岁以下的儿童有3亿,青少年正处于价值观、世界观、人生观、行为模式的形成阶段,容易受到影响和侵蚀,一旦他们被西方腐朽文化侵蚀,我们将处于非常被动和不利的地位,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振兴中华民族的大业就将前功尽弃。

  (四)要充分重视改变宣传工作的枯燥和刻板模式,用活泼生动的语言和形式客观公正地反映当代中国经济的繁荣和社会的进步。我完全赞同孙家正部长的话:“文化交流是心灵的沟通,也是一种宣传和介绍。要改进我们的文化外宣,使之更具感染力和说服力,最成功的宣传,往往是最不象宣传的宣传。”

  (五)2008年奥运会将是中国千载难逢的最重要的公关机会。北京肩负着展开一个繁荣、文明和现代化中国的使命。如果北京民众向世界展示的不是仅靠行政命令摆就的千人一面的面孔,而是开放、包容的、多元的、充满活力的和具有个性化的现代中国人形象,那将大大有助于建立世界公众和世界舆论对中国的威信,增加中国的亲和力和吸引力。北京奥运会将成为提升中国国际形象和影响力的一个历史性的机会,应该被视为提升中国软实力的重要环节。 





 
 


@1999-2020 六维空间网 新国学™ 明品生活™ >  六维空间网 新国学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