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人生五术 » 人际社交 » 访谈大观园 » 正文

明品生活网:如何延续儒家文化香火?—专访哈佛大学教授杜维明(2)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来源:国际儒学联合会  作者:Jina  版权声明,必须查看=>点击进入





韩国有专门的儒教大学,跟其他精英大学能相提并论



  ●●记者:跟韩国、新加坡乃至中国台湾相比,中国大陆在保持儒学传统方面的差距主要在哪里?



  ●杜维明:第一,知识精英是否认同儒家文化。在韩国,有专门的儒教大学,名叫成均馆,跟韩国其他最好的精英大学可以相提并论。成均馆的命名来自中国元代的太学、国子监,有超过600年的历史,我去参观过。相比之下,中国的知识精英,包括中华书局的李一珉、中国社会科学院前院长胡绳、著名作家舒芜等,都强烈反对儒学,认为儒学是造成中国长期落后的重要原因。



  第二,政界和企业界是否推崇儒家文化。在韩国和日本,很多政界和企业界领袖都非常重视儒家文化。比如韩国三星集团一直在赞助成均馆,它每年都向成均馆投入成千成亿的资金,三星集团认为这对它是莫大的荣誉。



  第三,生活世界是否体现儒家文化的精神,这是最有趣的。比如在韩国,人们在日常生活中很重视儒家礼节,韩国人每年都要祭孔。而且韩国人很较真,认为祭孔必须使用明代的仪式,清代的仪式不够正宗,这是韩国的传统。十五、十六世纪,儒学在朝鲜族全面发展,韩国的年号基本上是顺着明代的年号,他们认为满清入关是对儒学的摧残。韩国的祭孔仪式非常庄严,弥漫着祭奠至圣先师的氛围,政府也很重视,经常是教育部长以上的官员亲自出席。在台湾,人们也搞祭孔,也至少是台北市市长和教育部长出席。中国最近也恢复了祭孔,但相比之下,旅游观光的色彩太浓,不够庄重,无法跟韩国比。



  另外,韩国对儒家文化的推崇还体现在日常生活的细节。比如韩国货币1000元是韩国流通最广的货币,相当于10元人民币和1美元。这张钞票的正面印着一位慈祥长者的人像,他就是韩国大儒李退溪,像下是他的生卒时间(1501-1570年)。李退溪号称“韩国朱熹”,是朝鲜李朝时代最有影响的哲学家,为朱子学说在朝鲜半岛的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有人评价他为“朝鲜五百年推为第一儒家”。李退溪的人像旁边印着一个投壶,这是古代儒家学者游戏用的。钞票的反面印刷的建筑群是陶山书院,由李退溪一手创办,地位相当于中国的白鹿洞书院。



  当然,儒家文化对韩国的影响也有负面。比如,韩国确实是明显的男性中心主义的社会,大男子主义很盛行。在韩国,大学教授在家请客的时候,同样是大学教授的夫人并不上桌,她只能在厨房陪同她的母亲一起做饭烧菜。还有,韩国女性即使在大学表现很出色,但毕业后要在社会上充分施展自己的才华还是要受到一些限制。所以韩国的女性主义者对儒学批评得非常厉害。当然,现在情况也在慢慢改变。



  普通西方人经常误读儒学



  ●●记者:您长期在西方教授中国传统文化,遇到的压力主要是什么?



  ●杜维明:我是从1981年到哈佛大学教书的。在此之前,我在普林斯顿大学教书4年,在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教书10年,也就是说,我在西方讲授儒家文化已经有近40年时间了。



  儒家能不能得到发展,能否用英语或者说非汉语来表述是一个很大的考验。这是儒家能否进一步发展的一个关卡。世界三大宗教,每个都有多元多样的文化形式和语言,我们可以用中文来念圣经,并不一定非得用希伯莱文,我们也可以用中文来念佛教经典,并不一定非得用梵文。那么,我们是不是可以用英文、法文、德文等来了解儒家文化呢?我个人在这方面也面临很大的压力,无论是从中文来讲还是从非汉语来讲都有困难。中文的困难在于:由于听讲人过分熟悉,他们会说,儒家的负面影响很大,你一定要在海外多讲它的好处。英文的困难是:听讲人很愿意听,愿意了解和认识儒家文化,但由于不熟悉和文化差异往往导致误读。



  ●●记者:普通西方人会怎样误读儒学呢?



  ●杜维明:他们会认为儒家是一个特殊文化的产物。而且他们也了解到,五四以来的许多文化精英对儒家有很多批评,所以他们会想:儒家是不是过时了?儒家只是属于特定文化圈的价值,和我们西方人没有太大的关系?不过现在西方开始逐步接纳儒家文化,开始思考它的人文价值。比如,美国国会图书馆就把《论语》当作受教育的西方知识分子必须学习的一个文本。《论语》是唯一入选的非西方文本。



  ●●记者:听说您在哈佛开办的儒学课堂中,学生越来越多?



    ●杜维明:我已经教了7、8次了。最早开始的时候,学生大概有100多人,后来学生越来越多,最多的时候超出500人。后来学生有所减少,到最后教的时候大概又是100多人。我已经有3、4年没有教了。2007年春天我又要开设这门儒学课程,我想学生应该会有100多人。我现在带的本科、硕士和博士生都有。我给哈佛大学一年级的学生教《四书》,包括《大学》、《中庸》、《论语》和《孟子》,当然都是翻译过来的,而且是小班上课,限定学生不能超过12人。我给研究院上的课是儒家伦理,学生既有硕士,也有博士。



  ●●记者:您觉得,他们主要关注的是儒学的哪些地方?



  ●杜维明:基本上是伦理,包括个人的修养问题,还有社会的和谐问题,还有人和自然的关系问题。儒学的人文精神是很宽广的。西方的人文学和人文主义基本上是反自然和反宗教,对自然有侵略的倾向,对宗教不闻不问。但儒家所代表的人文学要求人类既要和自然保持和谐,又要与宗教保持相辅相成的关系,所以它的内涵比较宽广。比如儒家的金科玉律,包括所谓的“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这些观念已经被西方接受,成为最朴实的伦理。



  ●●记者:但是孔子似乎也说过,子不语怪力乱神,儒家似乎也排斥宗教?



  ●杜维明:不是。《中庸》里面说,鬼神之德,其盛矣乎!事实上,孔子是尊重鬼神的。《论语》里面有一句话说,未知生,焉知死?未知事人,焉知事鬼?人们一般认为,孔子只注重生,不注重死,只注重人,不注重鬼,我觉得这是一个误解。你不会走就不会跑。要先要知道人,才能够知鬼神。只有对人和人的世界有全面了解,才能了解鬼神。儒家有一个说法是慎终追远,所以才有祭祖的做法。鬼和神、魂和魄都很重要。招魂属于楚国的传统,但儒家也有这样的说法:当你祭奠祖先的时候,祖的游魂会回来和亲人团聚。所以儒家对鬼神是一种敬而远之的敬重态度。敬而远之并不等于害怕,而是尊重鬼神,认为不要用人所不知的力量去干扰它,而是要保持一定的距离。这跟西方凡俗的人文主义对宗教的排斥有很大不同。儒家伦理是扎根在人的基本经验之上的,与美学有密切的关系,另外人文学必须拓展到宗教的层面才能充分展现它的内涵。



  很难给改造儒学列个清单



  ●●记者:今天人们都在谈论如何改造儒学,使其能够适应中国的现代化。您认为到底应该怎么改造?您研究儒学这么多年,能否给大家开个清单,列出哪些是应该被彻底抛弃的,哪些是应该传承下去发扬光大的?



  ●杜维明:当然可以列个清单,但这可能会把复杂的问题简单化了。第一,我们首先要了解儒学,这是一个跨时代的现象,又是一个跨文化的现象,同时又是一个多学科的现象。先认识,再了解,在这个基础上再看能否开发它的资源,取其精华,弃其糟粕。如果没有深入了解,要想开个清单不能解决任何问题。



  ●●记者:人们都认为您是新儒学大师,难道对儒学也还不够了解吗?



  ●杜维明:我想我自己还差得太远!所有伟大的精神传统,比如基督教的传统、伊斯兰教的传统、佛教的传统都像长江大河乃至海洋一样,我们能够知道的只是很少的一部分。另外,所谓大师的提法,我认为不是很准确。新儒学大师的提法,我也不赞成。没有新基督徒和新佛教徒的说法。当然,我们希望儒学能够创新,面对不同的时代和挑战它都能够创新。真正有创造性的工作很难的。我从开始接触儒学到现在已经有四五十年时间了,但我认为自己还是了解得很片面,常常会犯错误。



  ●●记者:您刚才提到,儒家在人文关怀方面高出西方一筹。您认为应该如何进一步开掘儒家的人文精神?



  ●杜维明:当今世界各地出现的生态环保危机表明,人和自然的关系要重新厘定。儒家尊重自然,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这是一个有价值的东西。另外,人的终极关怀,也就是人的宗教信仰的问题也可以用到儒家。美国社会之所以富有凝聚力,很重要的因素就是宗教。在西方社会里,美国和欧洲很大的不同,就是宗教在美国社会的影响力非常大。你如果到哈佛大学所在的剑桥市和附近的波士顿市看看,就会发现到处都是教堂。宗教在中国的发展非常快。这让我很惊讶。以前是儒道佛三教,现在是儒道佛和伊斯兰以及基督教五教俱备。儒教不是宗教,但它有宗教性,它能够在社会上扮演跟宗教类似的角色和功能。我编过两本论文集,就叫《儒家的精神性》。不同宗教信仰和不同文化的人能否和平共处?儒家对各种不同的宗教都相当尊重,在这方面也有它丰富的资源。如何让一个多元化的社会有一个共同的理念,增强社会的凝聚力?儒家很注重根源性,也很注重公共性,如何协调二者的关系,是从事儒学研究乃至铸造传统文化的大师大德们共同的想法。我希望通过儒家,能够发展一种对话的文明。



  ●●记者:既然儒家有精神性和宗教性,而宗教都解决了人们面对死亡的恐惧问题,那么儒家如何看待死亡?我知道,道家的庄子很洒脱,他的妻子死了,他不但不哭,反而鼓盆而歌?



  ●杜维明:道家是希望通过修炼成仙来超越死亡。大儒面对死亡,也都是心平气和,有一个很庄严的回归仪式。王阳明曾经在阳明洞里摆放了一个石头棺材,每天面对它,来对死亡的挑战作出回应。曾子在去世前对弟子说,你看看我的脚,你看看我的手,我这一生能保全我完整的身体不是很容易。



  把《论语》翻译成英文的一个学者,曾经引用一位法国著名思想家的话说,他没有看过比论语论述死亡的尊严更全面的书。儒家讲孝的时候,说生要事之以礼,死要葬之以礼并祭之以礼。儒家没有轮回的说法,人只有一生,死了也就死了,所以更珍惜生命。在儒家看来,君子有三立,所谓立德、立功、立言,也称三不朽,胡适后来把它又推广到宗教的三不朽。从这个意义上说,孔子到今天还没有死,孟子也没有死。只要有人还在怀念你,你就没有死。



  ●●记者:您认为哪些儒家的东西现在很明显是应该被抛弃的?



  ●杜维明:三纲应该被扬弃,包括君为臣纲,就是政治专制主义,父为子纲,就是家族等级制度,夫为妻纲,就是男性中心主义。三纲是一种政治化的儒教,是社会控制的工具。但是五伦,就是父子、君臣、夫妇、朋友、长幼,都是双轨的,比如父慈子孝、兄友弟恭、君仁臣忠、夫妇有别、朋友有信。五常,以前叫仁义礼智圣,现在叫仁义礼智信,这些核心价值对现代中国依然有价值有意义,对世界其他国家也有借鉴的作用。这些是具有中国特色的价值,同时又具有普世意义。(唐勇)








 
 


@1999-2020 六维空间网 新国学™ 明品生活™ >  六维空间网 新国学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