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人生五术 » 道思维得 » 考古联想 » 正文

明品生活网:云南首次在汉墓出土竹简 墓主为另一云南王?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来源:中国经济网  作者:汀滢  版权声明,必须查看=>点击进入




春城晚报9月中旬曾对广南境内发现古物这一信息作过报道,昨天,刚刚从考古现场回到昆明的省考古研究所领队杨帆高兴地向记者介绍:古墓系牡宜白龙汉代木椁墓,其中的竹简、木雕车马模型、黄釉陶、漆木器耳杯等均为云南省首次发现。这对研究汉代云南句町王之谜,提供了重要线索和研究方向。
据悉,从9月中旬开始,省、文山壮族苗族自治州、广南县考古人员联合对这一古墓进行抢救性发掘。目前,这批珍贵文物已发掘完毕,并保存在广南县博物馆,只待下一步考古专家的继续清理研究。
墓葬规模庞大
整个发掘现场位于广南县东部,距黑支果乡所在地8公里,因盗墓被发现而进行抢救性发掘。这次发现的单个汉墓规模庞大,墓室距地面1.2米,长5.1米,宽4.2米,高1.95米,与当年羊甫头考古发现的最大的114号墓相当。墓室分三层,顶部密封木盖板厚0.2米,在第二层西侧发掘出土文物30余件,其中有两件汉代铜灯,5枚汉代五株钱,出现了3片竹简,上面还可看到文字(文字内容需等待下一步专家仔细确认),此外还出土了30件漆器,以及8个汉代漆木器耳杯,其中一个保存完好,漆木勺、木制车马模型最具代表性。
考古专家发现,这个墓葬的葬法极具楚文化墓葬的风格;从出土的青铜器、漆木耳杯等器物的形状、纹饰和质地看,应为汉代最典型的用具。从其规模之庞大,造型之精美堪称一绝分析,省、州考古研究所专家均推断墓葬年代为汉代,墓主应是地方头领或具有很高政治、经济地位的豪富,定名为“牡宜白龙汉代木椁墓”。从出土黄釉陶器看,说明云南东汉时期就有黄釉,推翻了原认为云南有黄釉较晚的论断。
墓主为另一云南王?
“与西汉不同,东汉年间施行简葬,不仅墓室多为砖石,且随葬品极少,这次发现这样的大墓,实在罕见。”那么墓的主人究竟是谁?杨帆作了这样一个分析,云南汉代封有两个王,一个是滇王,主要活动范围在滇中;一个是句町王,主要活动范围在滇东南三省交界处,《汉书·华阳国志》对句町王有所记录:西汉被封王,经数代世袭,到东汉初年被贬为侯,句町侯于是起兵造反。对句町王的认识,云、贵、桂三省都在做推测。
此次广南汉墓的发现地与著名的阿章铜鼓(1919年广南阿章寨出土,为云南出铜鼓中铸工和纹饰最为精美的一件)出土地很近。而这次出土的大量罕见文物,为句町王的活动范围以及当时的政治中心所在地的研究,提供了重要的线索和研究方向。据介绍,此次考古有5个首次发现,一是竹简,二是木雕车马模型,三是黄釉陶,四是保存完好的漆木器耳杯,五是墓室中出现头箱(这是墓葬规格高的表现)。
背景阅读
竹简是我国战国至魏晋时代的书写材料,竹片称简,木片称札或牍,统称为简。竹简多用竹片制成,每片写字一行,将一篇文章的所有竹片编联起来,称为“简牍”,这是我国古代最早的书籍形式。简牍起源于西周,春秋战国时使用更广。
汉代盛行竹简册,如司马迁书写的《史记》时等。竹简出土的记录在湖南长沙、湖北荆州、山东临沂和西北地区,在敦煌、居延、武威等地都有过重要发现,其中居延出土过编缀成册的东汉文书。
竹简在古代文化史、书籍史上占有重要地位,而且对印刷术也有重要影响。






 
 


@1999-2020 六维空间网 新国学™ 明品生活™ >  六维空间网 新国学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