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人生五术 » 道思维得 » 文说文话 » 正文

明品生活网:“旧瓶装新酒”的局限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来源:光明网-光明观察  作者:汀滢  版权声明,必须查看=>点击进入





近日媒体刊载了某高校老教授沿用旧《三字经》的韵文模式,撰写出《新编人文三字经》;这是继上世纪90年代广州教育出版社出版《新三字经》之后的又一关乎《三字经》的大动作;再加上前些阵子某地的学者们曾推动让《三字经》走进学堂的计划,这在社会上引起了不小的关注。

我们不难想象《三字经》走进学堂之后的境遇,少年鲁迅可是从“三味书屋”中走出,去重温“百草园”的天真和童趣了。这就给时人上了一课:童年是拒绝不了清新的空气、丰富的色彩、鲜活的形象和有趣的内容的!这是孩子的天性。旧版《三字经》里的经文和这个时代相距得有点远,需详加注释;而《新编人文三字经》文字的内蕴有些先天不足,很难让正长身体的儿童吸收到足够的营养;因此,不管让哪一版的《三字经》草率地走进课堂,接踵而来的恐怕都是学生食而不化的问题。可见一味地对传统文化钟情而自身视野不开阔,也会使文化传播陷入困境。孩子们在学堂里念熟了三字一顿的经文,下了课到哪里才能找得到使用这些话交流的生活空间呢?

过去的读书人是有可以经常进行诗文交流的“书房”和“庭院”的,生活困顿也能彼此之间“子云诗曰”得快乐:谈经论道,吟风弄月,附庸风雅;一来摆弄学问,二来显示清高:“谈笑皆鸿儒,往来无白丁”,学的是书面语,交流也“书面”,那个社会就营造了读这些书和用这些书的生活气氛。而现在是“杂”的时代:杂音、杂色、杂书、杂谈,是是非非错综复杂;孩子们被“杂色”包围却硬要被灌输线装版的古典经文,是与社会环境显得格格不入了;唐诗宋词可是一直在中小学基础教育中陪伴着孩子们长大,但最终有多少学生算是真正学好了诗词?高考作文一句“文体不限,诗歌除外”的要求就把诗歌打入了冷宫。可见整个社会还没有为那些喜欢诗歌而且有创作潜质的学生搭建起展示才能的平台,这足以说明需要全社会的密切配合和积极支持才真能使传统文化的普及落到实处。

问题的症结还在于,不管做什么事开头总是跃跃欲试,可具体操作中一遇到各部门之间需要协调合作的事宜,事情就被搁浅了,一项惠及后代的事业便沦为成年人永远的“童话”,眼睁睁看着《格林童话》《安徒生童话》大大方方地走进孩子们的视野!基于现实中的严峻形势,确实需要国家职能部门尽快组织人员整理编辑一部既尊重历史、又富有时代精神的《新三字经》,进行正本清源的有为而治。一来避免传统文化建设过程中鱼龙混杂的现象,二来也少点旧瓶装新酒式的反复尝试,否则,让这些启蒙教育中的传统文化读本在孩子们面前时隐时现,那么传统文化本身也就变得可有可无了。

由此深感振兴教育文化的今天,我们最缺失的还是两点意识:一是创新,二是胸襟。旧瓶装新酒的屡屡尝试,既使新酒的创意成分缺失,也使旧酒原有的品位淡去;况且不今不古,一冷一热,也大伤现代人的脾胃。再说总是一些小作坊在私自生产产品,毕竟缺乏大工厂里大熔炉的冶炼,而时下教育改革呼唤的不正是这种自上而下的创新意识和兼收并蓄的胸襟气度。( 王呈伟)






 
 


@1999-2020 六维空间网 新国学™ 明品生活™ >  六维空间网 新国学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