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人生五术 » 技能职场 » 传艺职修 » 正文

明品生活网:留青竹刻传人乔锦洪 至亲至爱皆献身技艺传承(2)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来源:中国文化报  作者:秋痕  版权声明,必须查看=>点击进入




 
 
乔锦洪的竹刻作品《秋荷》




主攻留青的张英媛
乔锦洪1966年高中毕业后不久就被下放到江苏盐城,他真正跟母亲学竹刻也是从这个时候开始的,为的是将来能有一门手艺养家糊口。每次返城,母亲总要向他传授一些竹刻技艺,并从竹器店买回新扁担锯成几截,让乔锦洪带回去练习。每天收工后,别人打牌聊天,乔锦洪就凑着昏黄的油灯,一刀一刀地练习竹刻技法。1972年,他被招进江苏武进县雕刻工艺厂,专门雕一些红木小件,使他的雕刻技艺有了实践和提高的机会。1974年,享受独生子女政策,乔锦洪调回无锡,到惠山泥人厂当搬运工。1978年,乔锦洪花了两个多月的时间完成一件竹刻作品《梅竹》,入选全国工艺美术展览。该作品继承了张契之晚年的风格,格调高古、雅致,富有诗画韵味。该作品不仅是乔锦洪的代表作品,更重要的意义在于,他从母亲手中接过了无锡留青竹刻的传承重任。
其实,乔锦洪并不是张契之亲生,由于没有生育,张契之夫妻过继了丈夫的侄儿乔锦洪为嗣子,后又将亲侄女张英媛许给乔锦洪为妻。乔锦洪夫妻当年一同下放到盐城,两人同甘共苦,相濡以沫。在竹刻艺术上,夫妻双双得到张契之的真传,成为双契轩的第三代传人。
1979年,夫妻二人一同调入无锡工艺美术研究所。为了提高竹刻技艺,乔锦洪一方面钻研外祖父和母亲传下来的技艺,一方面加强自身的理论修养。另外,他一有空闲就外出写生,与名家大师结为朋友。比如与故宫博物院专家王世襄一直有书信交往,也曾到北京拜望过他。弄清“俗”与“雅”,这是王世襄对乔锦洪重要的点化。
竹刻有许多技法,既有留青、浮雕,还有圆雕、透雕。张英媛主攻留青,乔锦洪着重在浮雕、透雕上进行研究。张英媛的留青竹刻挂屏、台屏和臂搁一直是研究所的畅销产品。1981年,乔锦洪与妻子共同创作了大型竹刻《梁溪古运河》,该作品由1000多个竹片精雕细刻而成,画面上古运河穿城而过,河两岸100多座江南小楼鳞次栉比,6条小船逆水行舟,船上奋力摇橹的船工形神俱备。该作品展示了无锡留青竹刻的高超技艺,也记录着乔锦洪夫妻温馨和睦的情感。1998年,张英媛不幸病逝,令乔锦洪痛心不已。






 
 


@1999-2020 六维空间网 新国学™ 明品生活™ >  六维空间网 新国学网 版权所有